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永利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油田
  • 3篇氮气泡沫
  • 3篇渤海油田
  • 2篇调剖
  • 2篇油藏
  • 2篇封堵
  • 2篇采收率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油藏
  • 1篇淀粉接枝
  • 1篇调驱
  • 1篇堵水
  • 1篇多孔介质
  • 1篇性能评价
  • 1篇压裂
  • 1篇压裂液
  • 1篇盐岩
  • 1篇油田化学
  • 1篇油田化学品
  • 1篇涩北气田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中海油田服务...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西南财经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0篇侯永利
  • 5篇赵仁保
  • 4篇李翔
  • 4篇岳湘安
  • 3篇张云宝
  • 2篇刘翔
  • 2篇竺彪
  • 1篇李宾飞
  • 1篇林涛
  • 1篇徐国瑞
  • 1篇刘峰刚
  • 1篇周广厚
  • 1篇魏浩光
  • 1篇冯兵
  • 1篇吴亚红
  • 1篇张胜利
  • 1篇张文
  • 1篇赵永攀
  • 1篇郭宏峰
  • 1篇陈月飞

传媒

  • 3篇海洋石油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钻采工艺
  • 1篇精细化工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年份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氮气泡沫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利用填砂管研究了不同注气压差下多孔介质中泡沫的产生及其对气体阻力特性的影响,并对泡沫在烧杯及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氮气注入压差的增加,泡沫对气体的初始残余阻力系数呈幂指数增加;而其残余阻力系数(对气和液)随时间均呈幂指数下降。泡沫在体相中的稳定性远低于多孔介质,且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大,泡沫的稳定性呈线性增大。基于简单的孔隙模型分析可知,孔隙介质中良好的分散条件及在分散过程中具有的较厚液膜是其稳定性远远高于体相中的重要原因。孔隙和喉道半径比值越大,则孔隙中的气体附加压力越大,泡沫的初始残余阻力系数将越大;吼道越长,泡沫聚并的几率降低,其稳定性增大。若孔隙网络中非均质性越强,则孔隙中气体压差越大,不同孔隙中气体聚并的几率增大,泡沫的稳定变差。
赵仁保岳湘安柯文奇侯永利
关键词:氮气泡沫多孔介质残余阻力系数
淀粉接枝/硅酸钠复合凝胶体系的制备及封堵性能评价被引量:5
2009年
对淀粉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反应条件后,再加入硅酸钠-USC(成胶控制剂)溶液,反应10 h后最终形成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凝胶。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硅酸钠后,其储能模量和耗损模量均大于原接枝体系。相同条件下,复合凝胶材料的柔量低于淀粉接枝体系,即其形变能力较差;随着温度的增加,复合凝胶的柔量降低,体系的形变能力随温度变化较敏感。封堵实验结果表明,不加硅酸钠的接枝共聚物对填砂管的封堵率达到97%,而复合凝胶材料的封堵率达到99.9%。这是由于硅酸钠凝胶的存在,增加了凝胶自身强度,生成的凝胶与岩石颗粒有一定的粘接力,从而明显提高了体系的封堵强度。
赵仁保侯永利刘翔贺丰果孙玉龙
关键词:调剖可溶性淀粉接枝共聚油田化学品
渤海油田泡沫调驱用起泡剂静态性能评价及筛选被引量:4
2011年
对渤海油田油藏初步筛选的三种起泡剂进行静态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两种起泡剂,Fa220起泡剂在优选质量浓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抗温耐盐特性,并且能够在油藏压力条件下保持长久稳定。
李翔侯永利张云宝徐国瑞郭宏峰李宾飞
关键词:泡沫调驱起泡剂氮气泡沫
层间非均质性对特低渗油藏注水开采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层间非均质性是影响油藏开发效果最重要的地质因素之一。利用人工压制的特低渗3层非均质储层模型与并联模型,进行了4组恒速水驱开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按中、高渗油藏组合层系的原则来组合特低渗油藏层系时,层间矛盾非常突出。高渗层段最先吸水,当压力梯度接近最大值时,低渗层段才开始吸水。随后,注水压力趋于稳定或者下降,低渗层段停止吸水。低渗层位吸水时间很短,吸水量很少,采收率很低。油层厚度大隔夹层发育的特低渗油藏组合层系时,应更加严格地控制层间渗透率级差,才能使低渗层得到动用。隔夹层不发育、油层厚度不大的油藏,水驱后应当对高渗层或者高渗条带进行深部封堵,以启动中、低渗层段中的原油为主,才能进一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岳湘安魏浩光刘峰刚赵永攀侯永利
关键词:特低渗层间非均质性毛管力
海上油田不同种类聚合物黏弹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三次采油技术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聚合物驱油技术己成为油田开发的必然选择。聚合物驱油方法是在注入水中添加一定浓度聚合物,从而改变注入水的黏弹性能来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和驱替效率的一种采油方法。可见,聚合物驱油技术本质就是聚合物溶液的黏弹效应,依据油田开发的实际需求,通过室内实验和理论分析,对不同种类驱油用聚合物分子形态及其黏弹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聚合物溶液黏弹性和流变性差异较大,ZKY618-2和DQ-KY聚合物性能相对较优。
孟祥海张云宝李艳雯李翔侯永利
关键词:黏弹性流变性海上油田
基于室内实验的疏松砂岩气藏出水机理分析及堵剂评价
2009年
针对青海涩北气田地质及储层的物性特点,结合生产资料,研究了储层的出水原因;并结合物理模型评价了就地聚合复合凝胶封堵体系在储层中的注入性及封堵效果。结果表明,储层的水敏性极强,排除了层内出水的可能。因此可以推断,邻近水层通过固井水泥环及其与井壁/套管二界面处的裂缝窜至井筒是气井出水的主要原因。配方体系成胶前注入性与水相当,其材料强度明显高于硅酸钠凝胶体系,堵剂在人工胶结岩心中的封堵强度达到29.2MPa/m,岩心中老化1个月结果表明,其封堵强度保留率达到90%以上。
赵仁保刘翔柯文奇冯兵侯永利周广厚岳湘安
关键词:疏松砂岩气藏堵水封堵率涩北气田
渤海油田氮气泡沫与水交替注入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被引量:17
2011年
针对渤海油田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及受海上作业条件的限制,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氮气泡沫与水交替注入方式实现对老油田的挖潜控水。氮气泡沫与水交替注入实验结果表明,在累积注入泡沫体积相同(1倍孔隙体积)以及注水体积相同(3倍孔隙体积)的条件下,改变氮气泡沫的段塞大小和注入轮次,泡沫段塞分别为1,0.5和0.33倍孔隙体积时,泡沫驱的总采收率分别为5.2%,8.01%和12.92%;泡沫驱后水驱的总采收率分别为12.89%,14.69%和17.35%;综合采收率分别为47.73%,50.33%和60%;最终采收率较初期水驱采收率分别提高了20.08%,23.53%和31.68%。通过实验发现泡沫段塞越小,采用段塞式交替注入的效果越好;且段塞越多,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明显。当累积注入泡沫体积为1倍孔隙体积时,注入轮次越多,泡沫驱累积采收率及后续水驱采收率越高,且泡沫段塞驱油的采收率随着注入轮次的增加而升高。
侯永利李翔张云宝陈月飞竺彪
关键词:氮气泡沫驱替采收率渤海油田
无机硅酸凝胶SC-1的封堵特性室内实验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针对渤海油田老区块增油控水的现状,提出在海上油田使用无机硅酸凝胶SC-1调剖体系。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凝胶体系的封堵效率可以达到89%以上,其封堵稳定性与渗透率有关,在渗透率为7.95μm2时,经过23 PV水冲刷后,封堵效率仍然可以达到99.24%,但是在渗透率为0.152μm2时,经过22 PV水冲刷后,封堵效率仅为4.13%。在平面非均质并联管实验中,该体系能够高效封堵高渗水层,改善纵向矛盾,提高高、低渗层的采收率,分别为4.92%和6.45%。结合无机凝胶的污染小、成本低的特点,此凝胶体系在海上油田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侯永利赵仁保岳湘安
关键词:CO2调剖采收率
渤海油田泡沫吞吐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2010年
稠油油藏由于储层胶结疏松,原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加上稠油中重质组分与细粉砂、泥质成分混在一起,往往在防砂管柱筛孔处形成堵塞,造成近井地带堵塞,影响了油井产能。常规的有机解堵或酸化增产措施很难解除这种复合堵塞,即使解堵后,效果也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泡沫流体吞吐解堵技术,进行了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优选的高效清洗剂Po-Ca,在5%浓度时降黏率达到99.28%、对油砂的清洗效率达到94.6%,并通过在渤海油田一口稠油井首次成功应用后该井由停产井变为产量为28-30 m^3/d的高产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技术为海洋稠油油藏低产低效井综合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对渤海油田低产低效井的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竺彪李翔林涛白健华侯永利
关键词:稠油解堵
压裂液对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伤害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的储层特征和储集体性质,研究了HPG植物胶水基压裂液对地层岩心的伤害规律,并评价了线型胶、冻胶、破胶残液等对碳酸盐岩裂缝的伤害程度。随着围压的增加,裂缝逐渐闭合,水测渗透率呈幂指数降低;而压裂液及其冻胶、破胶残液对裂缝的伤害用滤失量进行表征,它们在裂缝中的滤失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t1≤4s。两个阶段的滤失特性与裂缝本身的渗透率及液体的黏度有关。冻胶体系在初始阶段的滤失量极低,后期阶段其滤失量急剧增大。研究结果表明,初始起压阶段,储层较低的渗透率不仅可以产生较低的滤失,而且有助于形成高的破裂压力;压开后的破胶时间对裂缝的导流能力影响很大,即压开后破胶时间越短则对裂缝的倒流能力影响越小。
赵仁保沈积张文吴亚红张胜利侯永利
关键词:水力压裂碳酸盐岩油藏渗透率滤失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