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肿瘤
  • 2篇病变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低剂量扫描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性病
  • 1篇胸腔
  • 1篇探测器
  • 1篇图像
  • 1篇皮穿刺
  • 1篇肿瘤性
  • 1篇肿瘤性病变
  • 1篇肿瘤诊断
  • 1篇椎体
  • 1篇椎体病变
  • 1篇贲门癌
  • 1篇贲门肿瘤
  • 1篇伪影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钟星
  • 2篇赵小二
  • 2篇张继
  • 1篇李若梅
  • 1篇崔萍
  • 1篇王松
  • 1篇陆璐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双层探测器MonoE重建的极限低剂量光谱图像与胸腔PCNB体模实验中探针伪影距离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双层探测器下,使用极限低剂量的胸腔经皮穿刺活检术(PCNB)体模实验里,记录不同虚拟单能(MonoE)重建的光谱图像(SBI)其探针的伪影程度,寻找对探针显示最佳的MonoE能级。方法使用3D打印体模(专利申请号:202022130813.6)带入双层探测器光谱CT(DLCT),进行机能所允许的最低剂量扫描,导出SBI,从40~150 keV进行12次虚拟单能重建,展开Line直线分析测量最靠近探针且SI≤-1000 HU的长度,为伪影距离Artifact_R,统计不同keV下客观评价(SNR、CNR、Artifact;等)和主观评价(图像评价、穿刺信心、主观伪影)相关性,并对主观评价进行雷达分析。结果单层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0.6 mSv,剂量长度乘积(DLP)2.3 mGy/cm,有效剂量(ED)0.032 mSv。Pearson分析显示,12组图像显示伪影范围和虚拟单能能级、Target SNR、Artifact SNR高度相关(P<0.01),各项主观评价均与伪影距离Artifact_R及虚拟单能能级高度相关(P<0.01)。雷达图显示120~150 keV评分较高(>4分),但折线图内Artifact;超过130 keV后不再变化。结论极限低剂量下的双层探测器虚拟单能光谱重建图像,依然可以明确PCNB所需的空间几何关系,综合主客观评价,120~150 keV时大幅度降低探针金属伪影。
赵子健李若梅梁林陆璐吴美红钟星
关键词:光谱图像低剂量扫描经皮穿刺活检术
磁共振成像诊断良恶性单椎体病变的价值
2015年
良恶性单椎体病变(single vertebral lesions,SVLs)鉴别诊断是医学界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近10年常规MRI及MRI新技术对良恶性SVLs诊断及鉴别诊断相关文献,总结出通过常规MRI的信号、形态学改变及MRI新技术三方面定性、定量分析,尤其是几种MRI新技术相结合,易于对良恶性的SVLs作出准确的诊断。
赵小二钟星张继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MRI在膝关节非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118例膝关节病变的关节镜或手术结果与术前MRI结果。结果以关节镜或手术为金标准,MRI显示病变的准确性分别为韧带损伤77.1%(64/83),半月板损伤79.8%(67/84),其中半月板桶柄样撕裂88.9%(8/9),盘状半月板90.9%(10/11),软骨损伤78.3%(83/109),滑膜病变73.0%(27/37),关节囊受损100%(7/7),骨髓炎100%(4/4),游离体100%(12/12),腘窝囊肿100%(3/3)。结论 MRI能够准确评价膝关节各类疾病,尤其对病变程度、分期、范围及性质的判断。
赵小二张继钟星王松崔萍
关键词:膝关节非肿瘤性病变磁共振成像关节镜检查
贲门癌多模态MSCT成像与病理比较研究
目的:⑴通过贲门癌与正常贲门256层螺旋CT全胃灌注成像研究,探讨二者灌注参数灌注值(perfusion,PF)、强化峰值(peak enhancement intensity,PEI)、达峰时间(time to pea...
钟星
关键词:贲门肿瘤肿瘤诊断多排螺旋CTCT灌注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