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益海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有感
  • 2篇中华民族
  • 2篇民族
  • 2篇共同体
  • 2篇共同体意识
  • 2篇佛教
  • 2篇藏传
  • 2篇藏传佛教
  • 1篇意蕴
  • 1篇事务
  • 1篇唐代
  • 1篇乾隆
  • 1篇乾隆朝
  • 1篇宗教
  • 1篇宗教管理
  • 1篇宗教事务
  • 1篇卫拉特
  • 1篇卫拉特蒙古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特性

机构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6篇郭益海
  • 1篇洪美云

传媒

  • 2篇西部蒙古论坛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西北民族论丛
  • 1篇新疆警察学院...
  • 1篇新疆警察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文化润疆:价值意蕴、文化特性及策略思考被引量:2
2023年
深刻理解和把握文化润疆的内涵和要求,是推进文化润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新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探究文化润疆的价值意蕴是题中应有之义。应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着重从政治文化、新疆文明融合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等三方面探析文化润疆之“文化”特性,以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化润疆的特定文化内涵。在全面推进文化润疆工作中,要全盘审视和谋划,做到“六个坚持”,即,坚持战略思维的全局高度、坚持系统观念的整体维度、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问题导向的鲜明态度、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增进共同性的主攻方向。
郭益海洪美云
关键词:价值意蕴文化特性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实践与启示
2024年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力量的凝聚。有形有感有效三者在内涵上各有侧重,彼此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广西、新疆等地方从法治保障、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测评指标等方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向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突出主线地位、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和建立考核测评指标体系。
郭益海
唐代管理西域宗教事务述略——以西域佛、道两教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自治理西域伊始,唐朝便着手对西域宗教进行管理,通过整顿西域原有寺观,在西域建置官方寺观,设置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宗教管理体系,并且借籍账制度和试经制度加强对西域宗教人员的有效管制。与前朝相比,唐代对西域宗教的管理更加显现出系统化、法制化等特点。
郭益海
关键词:唐代宗教管理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实践与启示
2024年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力量的凝聚。有形有感有效三者在内涵上各有侧重,彼此辩证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广西、新疆等地方从法治保障、理论研究、宣传教育、测评指标等方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向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突出主线地位、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和建立考核测评指标体系。
郭益海
藏传佛教传入卫拉特蒙古的历史过程及其社会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基于历史文献史料,明确藏传佛教传入卫拉特蒙古的时间节点,概述了藏传佛教在卫拉特蒙古传播的历史过程,阐释了藏传佛教取代萨满教的社会原因,以及藏传佛教对卫拉特蒙古的社会影响。
郭益海
关键词:藏传佛教卫拉特蒙古历史过程
从满文寄信档看乾隆朝对新疆藏传佛教的管理
2022年
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过程中,清朝不断加强对新疆藏传佛教的日常管理。从乾隆朝满文寄信档来看,主要记载了有关藏传佛教寺庙新建修缮、喇嘛日常管理、土尔扈特部进藏熬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史料为进一步了解清朝在管理新疆藏传佛教上的基本态度、基本策略提供了有力的史料支撑。
郭益海
关键词:乾隆朝藏传佛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