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冠群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论中国画“神妙能”品评标准的双重维度——以《唐朝名画录》为例
- 2014年
- "神""妙""能""逸"自唐开始便作为中国绘画的品评标准,从这个体系内部来看,前三者的关系更为紧密,且有递进关系;"逸"则游离于法度之外,有自身的特殊性。关于"神""妙""能",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对其进行理论溯源,索求各自特征,或者考察其对后世的影响等,这些都是从个体角度分别对"神""妙""能"进行讨论,而没有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若联系中国艺术的体道观点,就会发现三者对"道"的体悟是在逐步逼近的。以"道"为旨归,愈能见其高下。所以从横向看,"神""妙""能"是中国画三个不同的品评标准,有着各自的内涵;从纵向看,"能""妙""神"的一步步推进体现着中国画对体道的逐级向往。
- 郭冠群
- 关键词:中国画双重维度体道
- 从创作与阐释角度看《诗经》对闺怨诗的双重影响
- 2016年
- 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门类,大部分以男性代言的面目出现,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如果把直接书写闺中幽怨的诗篇作为闺怨诗之"正体",那么诗中蕴涵比兴寄托意味的诗篇则为闺怨诗之"变体"。这两种体式都跟《诗经》有直接关系。《诗经》的创作可直接作为闺怨诗正体的源头,后世的怨女情深即在此发端。其阐释启发了闺怨诗变体的形成,使得后世以男女之情抒君臣之感的诗篇均能在此寻找到理论依据。前者的影响是主要的。
- 郭冠群
- 关键词:《诗经》闺怨诗
- 世俗与超越:中国古典悲剧的两种哲学——以《赵氏孤儿》和《桃花扇》为例
- 2015年
- 《桃花扇》和《赵氏孤儿》分别是王国维在嗜哲学和嗜文学的两个时期所推崇过的两部中国古典悲剧,这两部悲剧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两种戏剧结局的毁灭性与否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人在面对苦难时的两种人生态度,即处理人生困境的两种哲学:或是世俗性的乐天,坚信因果报应终圆梦;或是超越性的悲观,悟透人生终解脱。这也是古典悲剧由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反映。
- 郭冠群章池
- 关键词:悲剧圆梦
- 论闺怨诗的渊源与创变——中国诗歌母题史研究之一
- 闺怨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经典类型之一,主要表达的是闺中女子的幽怨之情。以往对闺怨诗的研究大多是截取一个横断面对其作静止的观照,考察闺怨诗中的女性特征,诗歌意象及其所具有的含蓄蕴藉和深情悲怨之美等。但若流动的考量,从母题史的...
- 郭冠群
- 关键词:闺怨诗比兴手法民族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