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健蓉
-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温度对云南盘鮈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
- <正>为探究不同温度对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了解其早期生活史阶段最适温度条件,实验设置14℃、17℃、20℃、23℃和26℃五个温度梯度,以刚出膜且发育正常的云南盘...
- 蔡瑞钰赵健蓉黄静苏胜齐王志坚
- 文献传递
- 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简介
- 2017年
- 云南盘鮈又叫“石头鱼”,也有人称其为“油桐子”、“油桐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盘鮈属,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元江、雅砻江、南盘江及长江等水系,是重要的小型底层经济鱼类。
- 蔡瑞钰赵健蓉王志坚
- 关键词:经济鱼类野鲮亚科鲤形目金沙江油桐
- 云南盘鮈消化系统解剖学、组织学及消化酶活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采用形态学、组织学及酶学方法对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成体消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盘鮈消化系统有以下特征:口下位,口腔上皮分布有较多味蕾及杯状细胞,食道粗大,含有大量黏液细胞,无胃,肠道较长,盘旋于体腔中,成鱼盘旋10回,肠道系数为5.06±0.61,肠分为前中后三段,肠腔中密布肠绒毛。消化腺为肝胰脏,肝脏分为左右两叶,胰脏弥散分布在肝脏中。消化系统不同部位消化酶活性大小不同,脂肪酶活性: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胰蛋白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前肠>中肠>肝胰脏>后肠。云南盘鮈口下位,食道粗短,肠道细长,肠绒毛丰富,肠道含较高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消化系统所具有的这些特征与其以固着藻类为食有关。
- 赵健蓉赵月月葛海龙苏胜齐王志坚
- 关键词:解剖学组织学消化酶
- 大鳞副泥鳅仔稚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分布及发育被引量:8
- 2016年
-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AB-PAS)组化染色技术对0~50日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消化道各段黏液细胞的发育与分布进行显微观察和研究。大鳞副泥鳅黏液细胞分为Ⅰ、Ⅱ、Ⅲ和Ⅳ4种类型。消化道黏液细胞最早出现在4日龄仔鱼的口咽腔和食道。10~15日龄口咽腔和食道黏液细胞数量快速增长,15~20日龄肠道各型黏液细胞数量显著增长,20日龄后消化道黏液细胞分布广泛。随着仔稚鱼发育,消化道各部黏液细胞主要以Ⅲ和Ⅳ型细胞为主。根据大鳞副泥鳅仔稚鱼消化道黏液细胞的发育特点,5~10日龄和15~20日龄为其消化道功能发育的两个敏感时期,20日龄后消化道功能逐渐发育完善。建议加强对5~20日龄仔稚鱼的日常饲养管理以提高苗种成活率。
- 刘亚秋李芳赵健蓉詹素平王志坚
- 关键词:大鳞副泥鳅仔稚鱼消化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