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萌
-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甘肃马衔山软玉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被引量:6
- 2019年
- 甘肃省临洮县马衔山存在软玉矿脉。对绿色、黄绿色、黄褐色的马衔山软玉样品进行了常规宝石学、红外光谱、电子探针、扫描电镜测试及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样品的点测折射率为1.61,密度为2.917~2.941 g/cm3(不含风化层),摩式硬度为6~6.5,具油脂光泽,韧度很高,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w(SiO2)=57.06%~58.44%、w(MgO)=23.42%~24.13%、w(CaO)=12.24%~13.04%),次要矿物为透辉石、绿帘石、磷灰石、榍石、斜黝帘石等,主要为显微纤维变晶结构或毛毡状变晶结构,各项特征均符合软玉的国家鉴定标准,同时推测样品的绿色深浅与Fe含量有关。此外,样品常存在白色风化层,内有沿裂隙分布的褐色树枝状物质(俗称'蚂蚁脚'或'藻丝纹'),在白色风化层和玉质部分间常出现褐色过渡层。
- 农佩臻周征宇赖萌赖萌钟倩王含李英搏乔鑫张灵敏
- 关键词:软玉矿物组成化学成分
- 贵州罗甸和广西大化软玉的化学成分与光谱特征被引量:2
- 2019年
- 选取贵州罗甸县官固村及广西大化县岩滩镇产出的软玉作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及振动光谱特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罗甸和广西软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并含有少量白云石。贵州罗甸软玉中FeOT平均质量分数为0.268%,低于广西软玉的1.757%,且白玉、青白玉、青玉的FeOT质量分数依次递增。随着晶体结构中Fe^2+对Mg 2+的类质同象替代作用增强,软玉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中M-OH振动谱带分裂程度逐渐提高。分裂程度最高者为广西青玉,其3 674、3 660、3 644 cm^-1附近中红外吸收谱带由OH(Mg,Mg,Mg)、OH(Mg,Mg,Fe^2+)、OH(Mg,Fe^2+,Fe^2+)基频振动所致,7 182、7 154 cm^-1附近的近红外吸收谱带由OH(Mg,Mg,Mg)、OH(Mg,Mg,Fe^2+)的倍频振动所致,3 672、3 658、3 642 cm^-1的特征拉曼谱峰由M-OH伸缩振动所致。由于贵州软玉整体Fe质量分数比广西软玉低,故相关谱峰未出现分裂现象。
- 李凌李凌廖宗廷周征宇钟倩周征宇
- 关键词:软玉拉曼光谱红外光谱
- 贫碱结构水类型祖母绿红外光谱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探究被引量:9
- 2019年
- 祖母绿红外吸收主要与其硅氧骨干、通道内结构水、相关碱性金属离子和大分子振动有关。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峰位归属及谱峰特征对比方面,认为与分子振动和不同类型结构水相关,对更深层的成矿或化学控制因素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选取典型4个矿区样品,针对贫碱结构水(Ⅰ型)特征为主的祖母绿进行了近、中红外光谱测定,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其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同为Ⅰ型水主控的不同矿区祖母绿呈现一致特征,若干与结构水、碱性离子及大分子相关吸收具有稳定峰位、近似的相对峰强和峰形的特征。分析发现:祖母绿红外谱带特征直接受控于通道中结构水的占位方向和比例,进一步与祖母绿成矿元素Al^(3+)的类质同象替换相关,主要受(Mg^(2+)+Fe^(2+))离子浓度影响,当其浓度较低时,类质同象替换程度较低,祖母绿结构水占位主要表现为Ⅰ型水特征,其相关元素特征表现为高Si、Al,低Mg、Fe,总体贫碱,对应相应的典型红外特征,指示化学离子浓度与红外谱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过程表明红外光谱可以辅助对Ⅰ型水祖母绿产地的鉴定和成矿环境的认知。
- 乔鑫周征宇农佩臻赖萌赖萌郭恺鹏钟倩钟倩王含
- 关键词:祖母绿红外光谱
- 昌化地开石次生矿风化层矿物学特征被引量:3
- 2019年
- 运用FTIR、SEM和EDS等分析方法对浙江昌化地开石次生矿中俗称"昌化田黄"的风化层矿物组成、微观形貌及化学成分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风化层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族矿物,含有铁质及钙镁质副矿物。与未风化新鲜层相比,风化层的组成矿物因溶蚀作用及颗粒间隙铁质矿物充填作用连结成片,晶体边界模糊不清。部分样品风化层表面附着Fe、Mn质矿物,Fe、Ca等元素含量普遍高于未风化层。风化表层与未风化新鲜层显微结构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沿风化剖面由表及里Fe、Ca元素含量逐渐降低,二者为"昌化田黄"经历次生风化作用的显著表征。而次生风化层中石英矿物的出现以及含Mn质矿物的表层附着,可为"昌化田黄"与寿山田黄的产地鉴别提供依据。
- 王含周征宇郭恺鹏赖萌赖萌
- 关键词:地开石风化层矿物学
- 云南祖母绿的环带结构特征被引量:4
- 2019年
- 利用电子探针方法和背散射图像对云南麻栗坡祖母绿的化学组成特征,环带结构与颜色深浅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环带结构形成的原因。测试结果显示,云南祖母绿高V低Cr,环带结构颜色的差异与致色元素的含量分布有关,V和Cr元素含量越高,颜色越深,同时Fe含量的变化表明祖母绿生长环境由初期氧化条件向还原条件逐步转变。祖母绿的环带结构与该矿区多期次矿化有关,其结晶生长也具有多期次的特征。
- 崔笛廖宗廷周征宇周征宇赖萌钟倩
- 关键词:祖母绿电子探针
- 新疆塔县石英岩玉的组成、结构与颜色成因被引量:5
- 2020年
- 选取新疆塔县石英岩玉为研究对象,采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激光Raman光谱仪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仪就其矿物组成、化学成分、显微结构及谱学特征进行测试分析,并对颜色成因予以探讨。结果表明:塔县石英岩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α-石英,具粒状变晶结构,并含有不等量绿帘石、白云石、斜绿泥石、榍石、钾长石及黄铁矿、黄铜矿、赤铁矿、针铁矿等次要矿物。塔县石英岩玉的绿色主要由致色矿物绿帘石晶体结构中Fe^3+的d–d电子跃迁和Fe^2+—Fe^3+电荷转移引起;黄色和褐红色主要归因于石英颗粒间隙或裂隙中的纳–微米级针铁矿和赤铁矿,其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光谱分别具有433~434 nm、512~538 nm和591 nm特征峰。
- 钟倩廖宗廷赖萌赖萌李凌周征宇周征宇
- 关键词:石英RAMAN光谱一阶导数光谱
- 贵州罗甸和田玉基本特征与开发利用被引量:3
- 2019年
- 贵州罗甸和田玉矿床的发现是中国南方和田玉找矿勘探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野外勘查表明贵州和田玉储量巨大,可以给日渐匮乏的和田玉资源带来有效补充。贵州和田玉主要以层状-似层状产于辉绿岩与含硅质岩灰岩的外接触带内,主要品种包括白玉、青白玉、青玉、糖玉和带有褐黄色-褐色-褐黑色铁、锰质矿物的"草花"玉。贵州和田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受透闪石纤维间孔隙度大以及部分次要矿物(如方解石、石英)质量分数高等原因影响,部分贵州和田玉密度较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和田玉密度值偏低,且光泽或多或少伴有"瓷感"。贵州和田玉在颜色、质地、块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而在光泽、透明度等方面则存在不足。工艺水平整体不高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是贵州和田玉开发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充分利用瓷状光泽进行产品开发,针对"草花"玉和带有灰色围岩的特殊玉料突出产地特色,结合仔料与红水河文化加以宣传并根据品质级别进行市场定位可以作为贵州和田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
- 钟倩廖宗廷周征宇周征宇崔笛赖萌
- 关键词:和田玉
- “老挝田黄石”的物质组成特征被引量:5
- 2019年
- 针对近年市场新出现的老挝"田黄"石,采用折射率仪、静水称重法等常规宝石学特征分析,并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微探针(EPMA)、X射线粉晶衍射(XRD)等大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对老挝田黄石的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寿山田黄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老挝田黄石与寿山田黄石均以高岭石族矿物为主,常规宝石学性质相近。老挝田黄石主要成分为地开石、高岭石及地开石-高岭石过渡矿物,与地开石质寿山石(高山石等)类似,不含珍珠陶石;寿山田黄石主要成分则为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部分样品含有白云母。
- 李英搏周征宇赖萌赖萌钟倩王含农佩臻乔鑫张灵敏
- 关键词:红外光谱电子探针
- 缅甸与莫桑比克红宝石的元素含量及紫外可见光谱学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采用镜下观察、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观察测试方法,对缅甸和莫桑比克红宝石的常规宝石学、包裹体、化学元素含量及紫外光谱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缅甸红宝石在紫外荧光灯下呈现较强的红色荧光,内部含有互为60°夹角定向排列的短针状金红石、"糖浆状"构造等特征包裹体,具有低Fe、高V、高Ga的微量元素特征,紫外区吸收截止边小于320 nm,且694 nm处的荧光较强。莫桑比克红宝石在紫外荧光灯下荧光较弱,内部可见双晶面、无序排列的金红石和角闪石晶体等特征包裹体,具有高Fe、低V、低Ga的微量元素特征,紫外区吸收截止边在350 nm附近。上述性质可用作区分缅甸和莫桑比克红宝石的标志性识别特征。
- 郭恺鹏周征宇钟倩钟倩赖萌王含乔鑫农佩臻
- 关键词:红宝石化学元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坦桑石的矿物学及谱学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对来自坦桑尼亚Merelani地区的坦桑石样品,分别采用电子探针、EMXPLUS型ESR谱仪、同步热分析仪、紫外可见光谱仪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坦桑石样品的主要成分为SiO_2,Al_2O_3和CaO,微量成分中V_2O_5含量相对最多,平均含量为0.36%;坦桑石样品本身不含吸附水,结晶水,加热至780℃附近时,脱失结构水,样品中结构水大约占总质量的2%;ESR实验结果中显示出明显Fe^(3+)和Mn^(2+)的电子顺磁信号;紫外-可见光谱显示,样品在385nm处出现吸收窄带,575和750nm处分别出现较为宽缓的吸收;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样品在6 500~9 000cm^(-1)波段的倍频振动区,基本没有吸收。在4 000~6 500cm^(-1)波段主要为和频振动,5 956cm^(-1)附近呈较宽缓的吸收峰,5 413,5 184,4 336和4 046cm^(-1)处出现较尖锐的吸收峰,主要可能由O—H,矿物内的Si—O,以及空气里面的H_2O分子和CO_2振动所引起。综合EPMA以及ESR分析结果,蓝-紫色坦桑石颜色可能主要由V^(3+)和V^(5+)共同引起,Fe^(3+)晶体场的d—d电子跃迁、Fe^(2+)→Ti^(4+)的电荷转移辅助致色。
- 赖萌赖萌廖宗廷周征宇钟倩
- 关键词:谱学特征矿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