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娜
-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中国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3
- 2018年
- 海洋沉积物的磁性参数是反映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变化的重要代用指标。本文基于中国东部海域的176个沉积物样品,通过粒度、磁化率的测试分析,揭示了磁化率和粒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磁化率和粒度之间的关系及其环境指示意义。研究表明,三大海域磁化率(χ)存在显著差异,东海磁化率最高,渤海次之,黄海最低,即χdonghai>χbohai>χhuanghai,磁化率在河口、沿岸偏高,并呈现出向外海方向缓慢递减的趋势,这反映了三大海域的物源差异以及在不同水动力条件下的物源供给、扩散和运移。磁性参数与粒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多重因子的综合作用使得χfd%作为整个海域沉积物的粒度代用指标并不理想。磁性参数的变化与沉积动力密切相关,水动力越强、水介质扰动性越大,磁性参数越离散。
- 强萧萧韩宗珠王永红孙学诗艾丽娜刘勇
- 关键词:磁化率频率磁化率粒度表层沉积物
- 中国渤黄海的沉积物源及输运路径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基于中国渤黄海120个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研究了其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与物源和水动力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底质类型主要有黏土质粉砂、粉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和砂-粉砂-黏土6种类型,以砂质粉砂和黏土质粉砂为主,整体粒度较细、分选较差,在老铁山水道、莱州湾、北黄海北部等水动力较强区域分选相对较好且沉积物粒径相对偏粗。根据沉积物粒度参数、物源、输运路径将研究区划为5个沉积区,分别为渤海湾、滦河口粉砂沉积区,黄河口、莱州湾砂质沉积区,渤海中部粉砂质沉积区,北黄海西部黏土质粉砂沉积区,北黄海北部砂质沉积区。物源和水动力条件控制了研究区沉积物粒度分布。
- 马晓红韩宗珠艾丽娜林霖孙宣艳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
- 南黄海泥质区西北缘B01孔黏土粒级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的识别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对南黄海泥质区西北缘B01孔黏土粒级沉积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探讨其物质来源及其影响因素。B01孔岩芯黏土粒级沉积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在垂向上具有明显变化,以150cm为界,上段元素含量波动强烈,下段相对稳定,B01岩芯黏土粒级沉积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含量较高,经球粒陨石标准化的δEu明显负异常,δCe无明显异常,呈现负斜率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经上陆壳(UCC)标准化的δEu和δCe均无明显异常,表明B01岩芯沉积物为陆源物质。(La/Yb)UCC—(Gd/Yb)UCC判别图、La/Sc、Th/Sc和判别函数结果表明B01岩芯具有黄河和长江混合物源特征,在这个物源体系中,黄河与长江物质交替出现,可能是受黄河改道和陆架沉积动力因素的影响,冷水团的形成与演化、黄海暖流的路径及强度变化和受季风驱动的黄海沿岸流都对B01岩芯的物源起到重要作用。
- 韩宗珠艾丽娜陈筱林王传刘涵孙宇菲
- 关键词:南黄海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
- 胶莱盆地中部及西南缘中生代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胶莱盆地广泛分布中生代青山群火山岩,盆地中部及西南缘岩石类型为玄武质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流纹岩等。岩石SiO_2含量在50.48%~78.72%之间,里特曼指数(σ)介于1.76~5.97之间,总体属钙碱性系列。岩石具富钾富铝的特征,在K_2O-SiO_2图解中总体属钾玄岩系列,在A/NK-A/CNK图解中主要落在过铝质区域。岩石富集LREE及大离子亲石元素K、Rb、Th、U、Pb等,亏损HREE及P元素,普遍出现Eu负异常及弱的Ce负异常。研究表明,流纹岩与玄武质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岩浆来源不同,流纹岩具有相对较低的ΣREE含量及(La/Yb)_N值,明显的Eu负异常及极低的Cr、Ni含量,表明其来源于地壳;玄武质粗安岩、粗安岩、粗面岩的来源则较为复杂,推测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物质同俯冲扬子下地壳物质的相互混合。
- 孙宣艳韩宗珠艾丽娜刘明姜建新王晓明
- 关键词:胶莱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
- 渤海中部BZ01与B62孔岩芯粘土矿物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的指示意义被引量:5
- 2018年
- 本文以渤海中部BZ01与B62两根柱状样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的粘土矿物组成和黏土粒级(﹤2μ)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柱状样中沉积记录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渤海中部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通过对沉积物的研究发现,BZ01与B62柱状样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蒙脱石,蒙脱石含量与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三角端元图解表明沉积物与黄河沉积物有较大的亲缘性;BZ01与B62柱状样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分异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两根柱状样沉积物的δEu和δCe值近似,均表现出明显的Eu异常和不明显的Ce异常的特点;物源判别结果表明渤海中部BZ01柱状样的0~155cm段与B62柱状样0~140cm段沉积物与黄河沉积物相接近。根据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前人的研究结果,推测1855年的黄河改道是造成BZ01与B62柱状样沉积记录在155和140cm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 刘希青韩宗珠艾丽娜孙宇菲林学辉陶然
- 关键词:粘土矿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栖霞牙山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栖霞牙山花岗岩体形成于中生代早白垩世(118 Ma),其岩石类型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岩体中发育大量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通过对牙山花岗岩及其暗色包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包体围岩w(SiO 2)=65.5%~68.82%,铝饱和度(A/CNK)为0.89~1.03<1.1,为准铝质钙碱性Ⅰ型花岗岩;暗色包体具有较低w(SiO 2)值(54.82%~60.89%)、高w(TFe 2O 3)值(6.11%~8.15%)、高w(MgO)值(3.57%~5.19%)的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显示二者皆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曲线,微量元素蛛网图中二者均表现为富集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大陆地壳的特征。暗色包体与寄主岩石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 Sr/86 Sr)i分别为0.709 29~0.709 58和0.709 21~0.709 71,应为同源岩浆的产物。两阶段Nd模式年龄(T 2DM)分为2 291 Ma—2 391 Ma和2 208 Ma—2 353 Ma,表明可能是古元古界陆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Pb同位素特征显示牙山岩体的原始岩浆以下地壳为主,w(Nb)/w(Ta)值介于下地壳与原始地幔之间,表明可能受到幔源物质的影响,包体中大量磷灰石呈针状结晶状态,进一步暗示存在岩浆混合作用。综上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牙山岩体为早白垩世中晚期起源于火山弧环境的壳源特征花岗岩,形成过程中存在幔源物质的加入,它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 王飞飞韩宗珠张勇来志庆艾丽娜
- 关键词:花岗岩SR-ND-PB同位素暗色包体岩石成因
- 青岛崂山劈石口深源脉岩岩浆起源与演化——矿物化学与锆石年代学证据被引量:1
- 2018年
- 青岛劈石口煌斑岩侵位于青岛崂山花岗岩中。从化学组成上看,其SiO2含量极低(33.61%~39.81%),TiO2含量高(2.46%~3.57%),全碱含量(ALK)w(K2O+Na2O)在3.32%~5.69%之间,Mg#值在75~79之间,属超铁镁质碱性煌斑岩;岩石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Th、U、Pb等,亏损K元素;亏损Zr、Yb等高场强元素。从矿物化学上看,样品中辉石基本全部属于富Ca、Mg、Ti的透辉石;辉石具有高Aliv和低Al vi的特征表明其形成于温度相对较高、压力相对较低的环境中。劈石口煌斑岩中存在大量捕获锆石,这些锆石中包含了华北地区基底形成及多期岩浆、变质等事件的信息。综合岩石地球化学、矿物化学、锆石年代学和区域地质背景,推断劈石口煌斑岩形成于中国东部中生代拉张环境中,与软流圈地幔存在一定成生关系。
- 孙宣艳韩宗珠艾丽娜胡丽沙马晓红
- 关键词:煌斑岩锆石定年
- 渤黄海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组成及分布特征对物源的指示意义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对在渤、黄海海域7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种类和含量分析,研究了渤、黄海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的组合类型、分布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渤、黄表层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渤海表层粘土粒级沉积物中有方解石存在,黄海表层粘土粒级沉积物中有长石存在。伊利石含量最高,高岭石和绿泥石含量次之,蒙脱石含量最低。伊利石含量在渤海含量高,北黄海含量低,南黄海西高东低;蒙脱石含量在渤海高,在北黄海东高西低,在南黄海西高东低;高岭石含量在渤海低,在黄海高;绿泥石含量分布与蒙脱石相反,在渤海低,在北黄海东低西高,在南黄海西低东高。渤、黄海沉积物主要是入海河流输入的陆源物质,渤海沉积物以黄河物质为主。黄海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海沿岸流携带来的现代黄河物质,老黄河口堆积体受侵蚀而搬运的物质,以及黄海暖流和长江冲淡水带来的长江物质。
- 艾丽娜韩宗珠王双部雪娇刘明
-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
- 黄海全新世泥质体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3
- 2018年
- 基于对黄海5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碎屑重矿物和粒度分析,研究了黄海全新世泥质体底质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特征及其指示的物源和环境信息。结果表明:泥质体重矿物含量低且组成变化大,矿物组合主要为普通角闪石-不透明矿物-片状矿物-绿帘石-自生黄铁矿,泥质体可分为三个矿物区:泥质体北部矿物区(Ⅰ区)、山东半岛沿岸矿物区(Ⅱ区)和泥质体南部矿物区(Ⅲ区),泥质体之外西南侧分布着南黄海西部矿物区(Ⅳ区)和南黄海南部矿物区(Ⅴ区)。Ⅰ区和Ⅱ区明显受黄河物质控制,Ⅲ区物源较为复杂,除黄河物质外,东海北部陆架和长江物质也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自生黄铁矿的富集指示了冷水团的存在和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多种矿物的含量分布指示了切变锋的存在,其"水障"作用对泥质体的空间分布和矿物组成造成了很大影响,对沉积物的运移趋势也具有显著限制作用。
- 张尧韩宗珠艾丽娜刘金庆宁泽
- 关键词:全新世表层沉积物重矿物沉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