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激光
  • 6篇激光器
  • 6篇光纤
  • 5篇半导体
  • 4篇半导体激光
  • 4篇半导体激光器
  • 2篇抖动
  • 2篇增透
  • 2篇增透膜
  • 2篇增益
  • 2篇增益平坦
  • 2篇增益平坦滤波...
  • 2篇阵列
  • 2篇抛光片
  • 2篇切面
  • 2篇芯片
  • 2篇滤波器
  • 2篇可调
  • 2篇可调滤波器
  • 2篇环形器

机构

  • 16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石家庄信息工...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17篇程义涛
  • 9篇王英顺
  • 7篇沈牧
  • 7篇王晓燕
  • 6篇车相辉
  • 5篇王媛媛
  • 5篇杨红伟
  • 4篇任永学
  • 3篇房玉锁
  • 2篇闫立华
  • 2篇李丰
  • 1篇尹顺政
  • 1篇邓海丽

传媒

  • 2篇半导体技术
  • 2篇微纳电子技术
  • 1篇电子制作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半导体光电
  • 1篇中国金属通报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宽谱平面阵列激光器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23年
在二极管泵浦的固体激光器中,由于泵源的输出波长具有温漂特性,造成了与激光晶体吸收光谱的匹配性问题,使得泵浦效率降低,影响固体激光器的输出能量。为了避免该影响,项目组采用拓宽发射光谱覆盖范围的设计思路,开展了宽光谱平面阵列的研制工作。本文分别完成了6芯平面阵列的建模、阵列中心波长的设计、以及基于高斯光谱模型的双波长叠加的仿真工作;同时采用(2.0 nm、2.4 nm、2.8 nm、3.2 nm)四个波长间隔的芯片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波长间隔为2.0 nm和2.4 nm时,叠加后光谱呈现单一峰状态;在波长间隔为2.8 nm和3.2 nm时,叠加光谱呈现峰谷分布,相应峰谷比的测试值分别为1.03和1.14,设计仿真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本文为宽光谱阵列激光器非温控泵浦结构的量化计算提供了思路。
闫立华程义涛张厚博
关键词:激光阵列热仿真
一种增透膜剩余反射率测试陪片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透膜剩余反射率测试陪片。该陪片为单面抛光片;陪片对测试波长的吸收系数大于40每厘米;陪片的材料是掺杂浓度大于1.9*10<Sup>18</Sup>每立方厘米的N型掺杂材料。本发明能够通过采用对激光器芯片相...
武艳青杨红伟李丰王英顺车相辉程义涛封嘉纯崔绍晖张维会刘雨佳黄乐乐张晓松张向立
固体激光器晶体吸收光场的设计仿真
2023年
设计了3类8种二极管侧面泵浦结构,构建了相应的泵浦光学理论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结构下的吸收效率和矩阵元素标准差。首先,在给定泵浦总功率、芯片间距、掺杂浓度等前提下,随着泵浦距离在0~5 mm内递增,8种泵浦结构中激光晶体的吸收效率呈降低趋势,矩阵元素标准差也逐渐减小,其中部分结构在近距离(0~0.3 mm)泵浦时矩阵元素标准差变化程度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泵浦距离处于近距离区间。其次,在相同结构参量下,随着晶体掺杂浓度在0.6%~1.0%内增加,激光晶体的吸收效率提高,同时,掺杂浓度提升也是造成截面中心峰值降低或半径方向上光场凹陷的原因。因此,掺杂浓度和泵浦距离的匹配将是提升半径方向上均匀性分布的有效手段。
闫立华程义涛张厚博
关键词:侧面泵浦有限元法仿真
微固态激光发射装置
本申请适用于固体激光发射模块技术领域,提供了微固态激光发射装置,该装置包括:激光二极管、准直聚焦系统、键合晶体、热沉和半导体制冷器;激光二极管、准直聚焦系统、键合晶体固定于热沉的上方,热沉固定于半导体制冷器上方;激光二极...
冯晨阳王媛媛孙芮马汉超孙奕涛房玉锁程义涛张厚博崔璐崔绍晖沈牧李松松李晓红张港申正坤
锡矿井下光纤光栅温度测量用掺铒光纤光源研究
2017年
本文分析了铒纤长度、泵浦功率对ASE光谱宽度及平坦度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到10m最佳光纤长度及100mW的最佳泵浦功率,进一步设计了增益平坦滤波器损耗参数,根据设计结果搭建光路,得到较为平坦的ASE光源输出,且平坦度达到了±1.5dB,接入频率800Hz可调滤波器,获得1526-1565nm完整的光谱可调信号,完成了可调掺铒光纤光源的研究,得到锡矿井下开采所需光纤光栅温度测试仪的宽带光源。
程义涛张厚薄沈牧任永学
关键词:掺铒光纤可调滤波器增益平坦滤波器
多波长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波长半导体激光器耦合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包括:管壳、制冷片、陶瓷片和支光纤。管壳用于封装制冷片、焊有芯片的梯形ALN陶瓷片,并为各个芯片提供管脚。制冷片固设于管壳的底面上,陶瓷片固设于...
程义涛王英顺刘牧荑封嘉纯车相辉武艳青吴昊伦崔璐张厚博李松松沈牧王媛媛马汉超冯晨阳张晓松张港房玉锁王晓燕孙奕涛孙芮崔绍辉申正坤庞帅李晓红王龙梅王立斌王亚楠王雪飞牛丽媛
全国产1550nm窄脉宽光纤放大器
2017年
本文分析了掺铒光纤长度与泵浦功率对放大器激光输出光谱及功率的影响,采用自制窄脉冲驱动电路,自制1550nm半导体光纤耦合模块作为信号光源,自制9xxnm的半导体光纤耦合模块作为泵源,优化光纤长度,实现了波长1550?6nm,脉宽8?8ns,峰值功率2?8k W光纤激光器输出,并对输出激光功率及光谱进行了分析,最终完成了全国产1550nm窄脉宽光纤放大器的研究。
程义涛
关键词:掺铒光纤放大器
内置温控多模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研究
2024年
随着半导体激光光源在通信、探测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常规多模半导体光纤耦合模块功率温度特性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研制高稳定性多模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研制了一种内置温控的多模耦合半导体激光器。针对器件的封装耦合进行了光纤耦合设计和散热设计,并对制作的器件的光电参数进行了测试,重点测试了宽温范围内的输出功率与功率变化率。测试结果表明:光纤芯径为105μm、数值孔径(NA)为0.22时,室温下光纤输出功率大于3.1 W,耦合效率达到94%以上;在温度范围-45~70℃内,典型温度点下输出功率变化率低于1%。该内置温控多模耦合半导体激光器的研制为半导体激光器在泵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程义涛王英顺吴浩仑武艳青晏青
关键词:封装半导体激光器多模
大功率激光器阵列光场分布测试方法的研究
2011年
针对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阵列难以进行光场分布测试评价的问题,设计了大功率激光器光场分布测试系统。从测试系统探测器的抗损伤阈值方面,分析了对激光衰减的比例要求,提出了几种衰减的方法,设计了低透射系数高抗激光损伤的衰减方案,并进行逐一的测试比较,得到了理想的衰减效果。结合测试系统要求,完成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光场分布的测试与评价。
王晓燕沈牧任永学程义涛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阵列激光损伤阈值光场发散角
芯片堆叠结构及大功率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堆叠结构及大功率窄脉冲半导体激光器,属于光电技术领域,包括:MOSFET芯片以及多个功能芯片,MOSFET芯片具有源极、漏极和栅极;多个功能芯片沿MOSFET芯片的高度方向堆叠于所述MOSFET芯片上...
崔璐王晓燕张厚博杨红伟李晓红王媛媛王英顺程义涛车相辉沈牧房玉锁赵欣郭君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