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种方法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对比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屏障术及牙髓血运重建术3种治疗方法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因畸形中央尖导致的前磨牙根尖周炎病例共45例,临床表现为患牙有叩痛、松动、肿胀等,影像学检查(X线片)表现为根尖周暗影、根尖孔未闭合、牙根过短等。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牙髓血运重建组、根尖诱导成形术组和根尖屏障术组,每组15例分别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每3~6个月复查1次,随访1~2年(至少1年)。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检验,牙根长度及根尖孔宽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屏障术及牙髓血运重建术术后即刻的临床症状都消失。术后1年复查,牙髓血运重建组(80%)与根尖诱导成形术组(53.33%)治愈率均高于根尖屏障术组(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髓血运重建组治愈率高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组,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146)。根尖发育方面,术后牙髓血运重建组牙根长度为(10.80±1.01)mm,根尖诱导成形术组牙根长度为(10.31±1.08)mm,牙髓血运重建组牙根增长情况优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2,P<0.05);术后牙髓血运重建组根尖孔宽度为(0.21±0.09)mm,根尖诱导成形术组根尖孔宽度为(0.45±0.08)mm,牙髓血运重建组术根尖闭合情况也明显优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01,P<0.001)。结论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屏障术与牙髓血运重建术均为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但牙髓血运重建术在根尖孔闭合及牙根增长方面效果更加显著。
- 王涛朱顶贵郭世梁张心宇邢向辉
- 关键词:根尖周炎根尖诱导成形术年轻恒牙
- 乳牙急性根尖周炎2种首诊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比研究乳牙急性根尖周炎首诊开放和封药两种治疗方法对缓解患儿疼痛和消除牙周肿胀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儿童齿科乳磨牙急性根尖周炎100例。随机分为髓腔开放组和髓腔封药组各50例。髓腔开放组:常规打开髓腔,H锉拔髓,清除髓室和根管内感染坏死组织,冲洗根管,降低咬合,髓腔内留置棉球开放;髓腔封药组:常规打开髓腔,清除感染坏死组织,K锉根管预备至35号以上,冲洗根管,渗出较少后根管内封CP(樟脑酚)棉球。观察24 h疼痛缓解和7d炎症消除情况。结果首诊治疗后24 h内,髓腔开放组疼痛缓解49例,未缓解1例;髓腔封药组疼痛缓解42例,未缓解8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复诊,髓腔开放组肿胀消除39例,髓腔封药组肿胀消除47例,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牙急性根尖周炎首诊开放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效果优于根管封药,但是根管封药在消除炎症方面优于髓腔开放,并有利于减少复诊次数。
- 王涛朱顶贵
- 关键词:乳牙急性根尖周炎
- 紫外线照射老化对渗透树脂处理釉质白垩斑颜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评价紫外线照射老化对渗透树脂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前磨牙60颗,置于人工脱矿液中3d形成早期人工釉质龋,再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渗透树脂处理组、涂氟处理组,将3组试件置于紫外线下照射老化,分别用色度计测量人工脱矿前、紫外线照射前、紫外线照射8、16、24 h的色度值CIE L*、a*、b*,分析色度值的变化。结果样本处理后,渗透树脂处理组与正常釉质的色差值ΔE*小于3.3,在紫外线照射老化后的8 h颜色发生了变化,16 h后颜色趋于稳定,颜色一直为肉眼无法分辨的色差范围内;对照组及涂氟处理组与正常釉质的色差值ΔE*均大于3.3,涂氟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ΔE*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紫外线照射老化后,两组样本颜色无明显改变。结论渗透树脂能明显改善釉质白垩斑的美观,渗透治疗后的牙齿颜色短期稳定性满意。
- 王涛苗雷英朱顶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