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张载哲学的问题意识与逻辑起点被引量:1
- 2012年
- 张载是宋代理学的哲学构架的真正确立者,理学不少关键性哲学命题都是由张载给出了系统的理论证明。通过对张载哲学体系的始基,即其必须解决的主要理论难题及相应的逻辑出发点的考量,可以事半功倍、提纲挈领地掌握宋代理学的哲学主干命题,并能真切体会到宋代理学开创者的真实心路历程,从而加深对理学发展史的理解。
- 王帆
- 关键词:天人关系本体论太虚性情
- 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构建被引量:2
- 2021年
-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把乡村振兴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众所周知,在我国农村发展问题正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了使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国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策略,这是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共同迈向小康社会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我国的乡村发展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转型发展的主要目标,政府制定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王帆
- 《周易》“时”范畴的现代哲学诠释被引量:1
- 2012年
- "时"是贯穿于易学研究史的基本范畴。置于现代哲学语境中,"时"是指一个时段内天地气运大化流衍的总进程,包含了该时段内一切自然人文信息的总和。"时"是天道展开的各种节律性的具体体现。人如果能做到"与时偕行"也就达到了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时"是申发众多儒家德行规则的基石性天道观范畴。
- 王帆
- 关键词:节律《易传》
- 论儒学的宗教底蕴——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再辨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儒学本身是由古代对于天帝神灵的某种信仰形式以及巫术中的部分内容发展而来的。神灵信仰始终是儒学的核心内容和教义赖以成立的基石。儒学无论是其理论体系还是团体组织等诸多方面都符合普世宗教的基本特征。以超越文化形态的终极性宗教涵义为衡量标准,儒教确定无疑属于世界宗教大家族中的一员。
- 王帆
- 关键词:儒学神灵信仰
- 乡村振兴背景下P县农业产业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产业振兴,它是解决一切农村问题的必要前提。县级政府政策执行的好坏会直接的影响产业兴旺的实施效果,因此,要想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依靠县级政府的推动力...
- 王帆
- 关键词:农业产业政策
- 论中国哲学“中”范畴的三层含义
- 2010年
- "中"的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石性范畴。由于中国古代哲学所具有的高度融摄性的特点,使"中"范畴包含了跨度相当大的复杂丰富的内涵。根据"致中"的终极落实点以及相应达成目标的过程特征的不同,能明显将"中"的内涵分为超越义、至上义、折衷义三个层次。守中致和是中国传统学理的枢纽。
- 王帆
- 关于《老子》创作年代的再考证
- 2010年
- 学术史上对于《老子》成书年代历来多有各异之论。随着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日益精细化,今天已经完全能够对《老子》一书的创作年代做出较为明确的回答。《老子》主体内容的编定问世的年代在《孟子》之后,《管子》之前,具体年份为公元前300年左右。
- 王帆
- 关键词:《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管子》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策略之得失析论被引量:2
- 2010年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中国传统政治策略中的范例,其效应表现为正反两方面:这一策略是曹操获得世家大族支持的关键,是曹操取得军阀间合纵连横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此策略在后期限制了曹操军事行动的自由度,与世家大族的政治联盟为自己安排了掘墓人。
- 王帆
- 关键词:世家大族
- 关于我国社会就业问题的中长期策略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建立以高技术为先导的高端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高效安全的经济运行基础上才能相应建立起各种层次人才协调有序的、大容量且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国民就业体系。文章认为,中国社会应引导建立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呈由高端带动中低端,配套运行的组合模式,相应建立稳定的社会分层型的就业体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改进外贸出口是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合理的投资、消费比例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就业机会;投资拉动就业的思路不能改变;政府应致力于学校教育与市场经济衔接的工作。
- 王帆
- 关键词:就业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思想理论来源被引量:2
- 2017年
-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创新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都有个共同的理论基石——劳动观。文章就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形成所依据的思想资源作了翔实的溯源工作:首先,早期基督教针对传统轻视劳动的思想在伦理和践履上进行了系统的反动;其次,中世纪基督教修道院崇尚劳动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的地位;最后,富有时代特色的清教"天职"思想构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石,在其哺育下形成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直接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
- 王帆甘玲
- 关键词:劳动观早期基督教修道院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