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建明
- 作品数:34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基于UG虚拟装配技术的运输装填车滑动架设计被引量:1
- 2012年
- 针对传统滑动架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精度低等问题,采用基于UG的虚拟装配技术对滑动架进行了虚拟设计,并完成了滑动架的结构设计、装配设计、装配仿真等工作。通过对比表明:在满足滑动架功能实现的前提下,基于UG虚拟装配技术的滑动架设计各项指标都优于传统设计。
- 王洁韩勇程永强王迎春时建明
- 关键词:UG虚拟装配
- 一种起竖装置及起竖方法
- 一种起竖装置及起竖方法,所述起竖装置,包括:运载体、设置于所述运载体上的发射架以及与所述发射架相连的起竖缸,所述发射架与所述运载体铰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运载体上的助力缸,所述助力缸位于所述发射架的下方,所述起竖缸的一端...
- 史春娟程永强冯刚孙智勇舒涛时建明刘强
- 文献传递
- 一种电枢过盈接触面的设计方法
- 一种电枢过盈接触面的设计方法,步骤如下:通过接触效率分析静态下电枢与轨道相接触时接触面上的理想接触压力分布;根据作用于电枢接触面上的电磁力,计算电枢的变形量,根据电枢的变形量计算电枢与轨道间的接触压力,得到电枢与轨道无过...
- 刘少伟杜翔宇关娇冯刚时建明李腾达
- 文献传递
- 高超声速飞行器预设性能反演鲁棒控制被引量:4
- 2017年
- 针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设性能模糊反演控制设计方法。通过构造一种新的预设性能函数,在初始误差正负未知的情况下,可以保证跟踪误差能够按照预定的收敛速度、超调量及稳态误差收敛至任意小的区域,同时实现了对跟踪误差稳态性能和瞬态性能的约束。为提高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在反演控制的设计框架下,引入模糊控制器逼近动力学模型中的不确定项。为避免传统反演方法中存在的"微分膨胀"问题,引入滑模微分器对虚拟控制量的导数进行精确估计。最后,通过不同初始误差下的轨迹仿真验证所设计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 王鹏飞王洁时建明罗畅
-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反演控制
- 飞行器滑模变结构姿态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研究了大气层外飞行器姿态控制器设计。基于误差四元数建立飞行器姿态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验证了控制器具全局稳定性和鲁棒性。以控制器参数为优化变量,机动时间为优化指标,飞行器发动机输出力矩为约束条件,用粒子群算法实现对滑模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器设计可行且有效,并能对参数进行优化。
- 时建明王洁刘少伟
- 关键词:飞行器滑模变结构控制粒子群算法
- 一种电磁轨道发射器的电感梯度计算方法
- 一种电磁轨道发射器的电感梯度计算方法,电磁轨道发射器包括主轨道、与主轨道对应设置的增强轨道、与主轨道过盈配合的电枢,增强轨道间隔设置于主轨道背离电枢的一侧,主轨道的和电枢相接触的表面为曲面;电感梯度的计算步骤如下:计算电...
- 冯刚任师达刘少伟时建明史春娟李腾达郭安新
- 滑模干扰观测器的反机动目标末制导律设计
- 2016年
- 针对大气层外拦截器拦截机动目标的末段制导问题,提出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滑模制导律设计方法。建立基于视线的拦截器-目标相对运动方程,采用滑模控制理论,设计使纵向平面和侧向平面内的视线角速率趋于零的制导律。通过超扭曲滑模干扰观测器,估计目标机动,从而补偿制导系统中的不确定项,并避免滑模切换控制的抖动问题。反机动目标末制导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滑模制导方法具有满意的制导精度和鲁棒性。
- 时建明王洁冯刚刘少伟
- 关键词:末制导干扰观测器
- 宽带8元双圆极化差波束形成网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宽带8元双圆极化差波束形成网络,包括1个3dB分支线耦合器、6个威尔金森功分器和2个180°移相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差波束形成网络在8GHz~12.4GHz的频带内,端口驻波比小于1.85,输出端口的幅...
- 曾会勇时建明耿林张尧曾繁博王世强徐彤王亚伟
- 文献传递
- 大气层外拦截自适应模糊滑模制导律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大气层外拦截器拦截不确定性机动目标问题设计三维空间末段导引律。将自适应模糊控制与滑模控制相结合,采用自适应模糊系统在线调节滑模控制的切换增益,实现对目标机动的补偿。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自适应模糊滑模制导律制导精度高、鲁棒性强,能够成功实现对目标的拦截,并保证了视线角速率的不发散。
- 时建明王洁刘少伟
- 关键词:制导律滑模控制自适应模糊逻辑系统
- 线圈感应型电磁发射系统能量转换机理研究
- 2024年
- 为了获得线圈感应型电磁发射系统能量转换机理,依据动量守恒定律,将非线性负反馈闭环系统在特定条件下转换为开环系统,从推力产生的原理出发,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驱动线圈磁场分布数据,并通过多项式拟合和高斯拟合将分布数据拟合为磁场分布函数,再根据分布函数求解电枢轴向推力系数。磁场分布数据结果表明,最大轴向磁感应强度比最大径向磁感应强度大1.6倍,且最大轴向磁感应强度位置与最大径向磁感应强位置相差1/2个驱动线圈的长度,推力系数数据表明,绕组电枢系统电磁力系数比环柱电枢系统电磁力系数大20倍,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到了驱动线圈磁场分布特性和推力与系统效率的关系,通过对3种系统的有限元仿真验证结论的有效性,给出了最大推力位置与最佳触发位置的基本关系,形成了驱动线圈和电枢结构设计的基本指导原则。
- 刘俊杰时建明
- 关键词:电磁力有限元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