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脑损伤
  • 2篇电刺激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状态
  • 2篇伤患者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重复经颅磁刺...
  • 2篇卒中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后抑郁状...
  • 2篇脑损伤患者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后
  • 2篇脑卒中后抑郁
  • 2篇脑卒中后抑郁...
  • 2篇经颅磁刺激
  • 2篇磁刺激
  • 1篇虚拟现实
  • 1篇虚拟现实技术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衡水市第二人...

作者

  • 8篇张黎明
  • 3篇汪杰
  • 2篇杨智权
  • 2篇郄淑燕
  • 2篇米立新
  • 2篇刘爱贤
  • 1篇恽晓平
  • 1篇方伯言
  • 1篇张峰
  • 1篇杨傲然
  • 1篇王璐怡
  • 1篇刘畅
  • 1篇马全胜
  • 1篇薛翠萍
  • 1篇张丽华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陕西中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康复疗效的研究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损伤后执行功能障碍患者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试验组(n=13)。试验组患者在采用"认知康复工作站"进行常规认知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经颅直流电刺激仪器进行20min/次,1次/天,5天/周,持续6周的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认知康复训练及假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Stroop测验、汉诺塔测验、数字倒背、额叶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进行测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测试得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汉诺塔测验、数字倒背及额叶功能评定量表的得分在治疗6周后较治疗前具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结束后4周的测试结果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效果不能持续4周;试验组在治疗6周后除Stroop测验外其他测试均较治疗前成绩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结束后4周再次测试结果较治疗前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执行功能障碍的改善效应至少可以持续4周。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可以改善脑损伤患者执行功能,特别是在中远期的疗效方面更是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经颅直流电刺激作用持续,治疗过程安全、高效,在临床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薛翠萍郄淑燕李伟张黎明赵茹莲张巧荣
关键词:脑损伤执行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近红外光脑成像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高达40%—50%,其中约15%为重度抑郁[1]。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 NIRS)是脑功能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领域[2],具有时间灵敏度高、成本低、便于携带安置、执行任务难度低及操作简单等多项优势[3]。
杨智权米立新汪杰张黎明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状态脑功能成像技术脑成像重度抑郁
前额叶Oxy-Hb峰值浓度与达峰时间在不同程度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变化
目的 通过对不同程度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部前额叶功能激活变化特点的观察,进一步探讨能否利用近红外光脑成像技术协助早期诊断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奠定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 应用近红外光脑成像系统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轻度抑郁组2...
杨智权张峰米立新汪杰张黎明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达峰时间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拟初步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痉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痉挛型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rTMS治疗。2组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后进行Ashworth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小腿三头肌Ashworth分级组内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及4周后,观察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逐渐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踝关节活动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2周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到治疗4周后比较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2周与治疗前比较,GMFM-88评定中D区和E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与治疗2周后比较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2周后,D区和E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痉挛,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张丽华郄淑燕张黎明王璐怡马全胜汪杰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痉挛型脑瘫痉挛
截瘫三联针法治疗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疗效及对患者下肢肌力、深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截瘫三联针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对下肢肌力、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方法:选定92例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NME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截瘫三联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下肢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下肢肌力、下肢深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BI评分、FMA下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分级、下肢肌力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下肢股总静脉血流量、血流峰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截瘫三联针法联合NMES可有效改善脑损伤后下肢运动障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加快血液流动速度,提高下肢肌力,疗效较好。
安霞刘畅张黎明潘化杰杨傲然
关键词:脑损伤下肢运动障碍神经肌肉电刺激下肢肌力
虚拟现实技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帕金森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认知训练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予以虚拟现实技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并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测试(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分量表(UPDRSⅢ)、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采用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39)总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2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组间MMSE评分的比较仅记忆力在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余亚项及总分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评分及MoCA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注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记忆评分及MoCA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注意评分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2组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提高帕金森患者认知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张黎明高磊薛翠萍赵亚茹赵茹莲刘爱贤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
工作记忆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的迁移效应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工作记忆训练对脑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记忆、思维能力、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迁移效应。方法:将28例患有工作记忆障碍的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n=14)和对照组(n=14)。训练组患者参与4周的工作记忆训练,训练内容采用“工作记忆训练系统”。对照组患者未进行认知康复训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均进行数字/空间记忆广度测试、n-back测试、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瑞文推理测试、选择反应时测验、Stroop测验、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第3版等进行训练疗效及转移效应评定。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后差值,并对工作记忆与日常生活记忆、思维、注意等能力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训练组在所有的测试项目中较训练前均有提高(P<0.05);对照组只有数字正背较训练前有提高;(2)在Rivermead行为记忆测试第3版中训练后成绩训练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3)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及瑞文推理测验中训练组较对照组均有提高(P<0.05);(4)在Stroop测验、选择反应时测验中训练组和对照组在训练前后均无明显差异;(5)工作记忆成绩训练前后差值与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总应答数、RBMT量表分及记忆指数、瑞文推理测验得分存在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19—0.650,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工作记忆与选择反应时、Stroop测验相关系数范围为﹣0.002—0.258(P>0.05)。结论:工作记忆强化训练疗效可以向日常生活记忆抽象思维推理能力迁移,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记忆水平思维概括能力,但向注意力迁移作用不确切。
薛翠萍薛翠萍恽晓平张黎明薛翠红刘爱贤
关键词:脑损伤
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在早中期帕金森病认知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将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与传统认知评估量表进行对比,分析使用WCST进行认知评估时认知功能损害特征及适用性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0日~11月15日在本院就诊的早中期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53例,分别进行了WCST、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帕金森病认知功能评定量表(PD-CRS)评估,对WCST与各量表测试结果的异常率进行对比,并将WCST与各量表执行功能亚项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53名,Hoehn-Yahr(H-Y)分级≤3级,MMSE平均得分27.9,小于26分的患者共7名,异常率为13.21%;MoCA平均得分25.6,小于26分的患者共22名,异常率为41.51%;PD-CRS平均分85.2,小于80.5分的患者共19名,异常率为35.85%。WCST测试中得分异常的患者共34名,异常率为64.15%,WCST与传统认知量表相比筛查出认知障碍患者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WCST得分与MoCA执行功能得分及PD-CRS执行功能得分有不同强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312~0.515。MMSE总分、MoCA总分及PD-CRS总分正常的患者中分别有26例、17例、17例患者在WCST测试中结果异常,且WCST对于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及视力下降患者也适用。结论:WCST在帕金森病患者认知评估中较MMSE、MoCA及PD-CRS量表更容易检查出认知障碍患者人群、适用范围更广。
薛翠萍张黎明赵茹莲杜文军方伯言
关键词:帕金森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