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远
-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农民数字素养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Y市N县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以Y市N县为调查对象,引入公众参与的中介变量和社会支持的调节变量,构建农民数字素养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农民数字素养对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众参与在农民数字素养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社会支持正向调节农民数字素养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的影响。因此,通过从技能和知识层面强化农民数字素养培育、优化农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参与体验、营造社会高度支持的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获得感。
- 唐志远蔡依婷邓江爱
- 关键词:公众参与社会支持
- 提升湖南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水平刍议
- 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必须提升政府绩效评估的科学化水平,以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的实际目标。本文以湖南政府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以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水平提升为研究视角,从改进绩效评估机制提升其评估信度、创新绩效评估方法提升评估效...
- 张冬梅唐志远
-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
- 文献传递
- 走进公共行政的精神世界
- 2023年
- 行政价值观是行政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国行政学界长期重视行政哲学研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不少学者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系列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多维解锁“中国之治”的精神密码,为行政学的发展提供了知识求取的驱动力和想象力。申永丰所著《行政价值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一书,将行政价值观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其基础理论、结构与功能、生长历程与作用机制、发展理路与创新途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 唐志远
- 关键词:行政价值观发展理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专业认同对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基于H省5所高校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通过提升专业认同度来消减学习倦怠,是提升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H省5所高校352名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与学习倦怠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与学习倦怠总体情况较为乐观,但在年级、入学背景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专业认同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对其学习倦怠产生负向直接影响。因此,须从重视研究生专业认同教育、优化研究生专业学习情境条件、增强公共管理专业教育实用性、发挥教师价值引导作用等层面出发,强化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感,有效消减其学习倦怠,从而提升培养质量。
- 唐志远蔡依婷
- 关键词:学习倦怠公共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 “两型社会”视域下湘潭市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一、湘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一)湘潭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近年来,湘潭市借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东风,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据统计,湘潭市2011年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化发展水平位列全省第j,城镇化率为52.08%。湘潭市城镇化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 刘灿敬尉唐志远
-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城市化发展视域长株潭城市群
- 政府绩效评估有效性提升的对策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 2014年
- 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改善绩效,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工具,可以提升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性,改善政府的工作,促进政府内部结构和制度优化。以湖南政府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在对湖南政府绩效评估现有功能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战略管理、绩效改进和绩效管理三个维度出发,为湖南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性提升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 唐志远
-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战略管理绩效改进有效性
- 大数据时代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优化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大数据时代所蕴藏的海量数据价值巨大,应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优势,着力优化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从而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决策的水准。依据地方政府决策体制的具体内容,结合当前地方政府决策体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运用大数据所具备的信息内存海量、信息种类多样、信息处理快速和信息真实可靠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从地方政府决策体制的中枢系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和监控系统四个维度出发,构建出了当前地方政府决策体制的优化路径。
- 唐志远
- 关键词:大数据地方政府
- 党内监督文化生成:思想基础、实践依据和具体路径被引量:4
- 2018年
- 党内监督文化生成的思想基础是领袖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党内监督思想。党内监督文化生成的实践依据是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至文革前、改革开放后至党的十八大前以及党的十八大以后等特定历史阶段下加强党内监督的实践行动。同时,党内监督文化生成的具体路径主要包括科学理论的指导、正确理念的指引、有效的制度建设和良好党内监督氛围的营造。
- 颜佳华唐志远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
- 数字行政文化的主体结构、生成逻辑与正向功能被引量:4
- 2020年
- 数字行政文化是指行政主体在数字政府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影响数字行政思维以及数字行政行为的心理活动、观念态度、思想理论体系等的总和。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行政文化主体结构,探究数字行政文化的生成逻辑,总结数字行政文化的正向功能,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数字行政文化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而言,数字行政文化主要由数字行政心理、观念以及理论体系等构成。数字行政文化的生成逻辑遵循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基本规律,表现为数字行政心理日渐增强、数字行政观念得到高度认可和数字行政理论体系走向成熟。数字行政文化具有凝聚精神动力、规制行政行为、供给及更新行政知识等方面的正向功能。
- 唐志远毛宇
- 关键词:数字政府生成逻辑
- 乡村数字治理中社会伦理风险的发生机理与集成式规避策略被引量:10
- 2023年
- 乡村数字治理在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同时,亦衍生出安全受损、公平消解、责任隐匿、自主丧失、民主弱化等社会伦理风险样态。从价值目标偏差、内在机制不畅、外在环境不适、运行理路模糊等视角,分析出乡村数字治理中社会伦理风险的发生机理极具复杂性和零散性,需依托“观念—主体—制度—平台”四个维度构成的集成式规避策略,形成规避乡村数字治理中社会伦理风险的合力,从而增强乡村数字治理共同体内部行动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实现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集成融合与合作互补,促进乡村数字治理的安全、有序以及高质量推进。
- 唐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