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源性疾病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疾病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品检验
  • 1篇适龄
  • 1篇适龄儿童
  • 1篇水质
  • 1篇水质检测
  • 1篇诺如病毒
  • 1篇诺如病毒感染
  • 1篇流感
  • 1篇流感样病例
  • 1篇流脑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抗体

机构

  • 5篇新疆阿克苏地...

作者

  • 5篇周红亮
  • 1篇王鲜芬
  • 1篇董伟
  • 1篇何忻
  • 1篇杜小燕
  • 1篇周权
  • 1篇刘艳
  • 1篇刘君

传媒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16年-2020年新疆阿克苏食品安全风险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阿克苏地区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和趋势,掌握和分析食品安全状况,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范围和可能来源,发现食品生产、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方法食品依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检验,结果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香港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2014修订版)》及DBS 44/006-2016《非预包装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评价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6年-202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共计检测食品1069份,8996项次,不同年份总项次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58,P<0.01),其中理化指标总项次合格率高于微生物指标;预包装食品合格率高于散装食品(χ^(2)=10.432,P<0.05);不同采样地点食品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880,P<0.01);不同种类的食品检测中小麦、面粉合格率(99.00%)最高,凉粉、凉皮、凉面(简称“三凉”食品)、餐饮食品合格率偏低,为53.33%;15类食品13类项目超标,其中“三凉”食品中大肠菌群最高(45.45%),小麦、面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最低(1.00%)。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食品中各类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检测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整体污染水平不高,但部分环节及食品依然存在安全风险,应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监测力度。
周红亮荣晓夙李虎曹静庹见伟何忻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检验食源性疾病
新疆阿克苏地区适龄儿童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了解阿克苏地区目标人群白喉、A群流脑及甲型、乙型肝炎抗体水平,为阿克苏地区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分层抽样法在全地区综合医院抽取3个适龄儿童组共1 095份血清,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分组检测白喉IgG、A群流脑IgG抗体、甲型肝炎IgG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结果白喉IgG、乙肝抗体、A群流脑IgG和甲型肝炎IgG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56.48%、80.05%、92.67%和97.60%。不同性别白喉IgG抗体、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甲型肝炎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35 7、2.108 0、0.460 8,P〉0.05);不同性别A群流脑抗体水平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 7,P〈0.05)。不同民族白喉IgG抗体、甲型肝炎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936、15.187,P〈0.05);乙型肝炎表面抗体、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94 3、0.003,P〉0.05)。结论阿克苏地区地区目标人群甲型肝炎IgG抗体水平较高,白喉IgG抗体水平则较低,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要重视强化免疫接种质量的管理。
王鲜芬董伟周红亮刘艳杜小燕周权
关键词:白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A群流脑
2013—2022年阿克苏地区儿童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儿童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当地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2年阿克苏地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信息,采集咽试子标本,利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统计分析儿童流感样病例监测结果。结果2013—2022年共检测儿童流感样病例标本4582份,其中阳性464份、阳性率10.13%。不同年度甲乙流感病毒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066,P<0.05)、甲型流感不同亚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779,P<0.05)、乙型流感不同系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000,P<0.05);儿流行高峰从12月—次年3月,12月阳性率最高27.78%;6—9月阳性率最低0.00%。7~10岁儿童阳性率最高14.95%,1岁以下儿童阳性率最低3.73%;儿童流感阳性率无性别差异(χ^(2)=3.718,P>0.05)。MDCK细胞分离培养出流感病毒93株。结论阿克苏地区出现儿童甲乙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或交替流行,12月阳性率最高,学龄儿童7~10岁最易感;应持续做好儿童流感监测,注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强化儿童流感疾病防控工作。
荣晓夙张新龙马瑞杰努热艳·阿合尼亚孜哈丽努·阿布都外力刘君李虎周红亮
关键词:儿童流感
水质检测原始记录规范性浅谈
2020年
阿克苏地区所辖八县一市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9家实验室均未通过计量认证。在水质检测的理论培训中发现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基本的原始记录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保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顺利通过计量认证,就水质原始记录基本问题进行浅谈。根据计量认证的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机构所提供的科学、有效、准确的数据后必有完整规范的原始资料作为支撑。
荣晓夙周红亮
关键词:水质
阿克苏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食源性疾病诺如病毒感染的基因型别和分布,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哨点医院送检的粪便标本诺如病毒核酸,统计检测数据和病例信息,分析流行特征。结果346份标本中检出阳性47份、阳性检出率13.58%(47/346),GⅠ型和GⅡ型分别为1.73%(6/346)和11.85%(41/346);第二季度阳性构成比最高,男女性检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0,P>0.05)。3岁以下年龄组检出率最高(24.64%),3个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98,P<0.05);暴露食品中水果类及其制品、乳与乳制品引发的病例所占比例较大;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中以散装导致患病占比最大;可疑进食场所中家庭自制食品感染诺如病毒构成比最高。结论阿克苏地区食源性疾病中存在GⅠ型和GⅡ型基因组感染,流行株以GⅡ基因组为主;食源性疾病阳性病例多为婴幼儿童,很有必要加大诺如病毒监测;卫生健康委应加强食品安全卫生的引导教育宣传和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从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荣晓夙马瑞杰蒋清莉李虎周红亮
关键词:诺如病毒食源性疾病基因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