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蓓蓓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帕金森
  • 1篇帕金森病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二人...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1篇赵珏
  • 1篇刘疏影
  • 1篇王坚
  • 1篇赵简
  • 1篇林春颖
  • 1篇吴蓓蓓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视幻觉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视幻觉在帕金森病(PD)患者中的发生率、临床表现特点及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门诊连续175例原发性PD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有幻觉的PD患者采用改良幻觉调查表问询调查,并对视幻觉出现的频率、严重度及夜间病情等进行评分。分析群体中视幻觉的发生率,通过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PD合并视幻觉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结果:175例PD患者中无视幻觉126例(无视幻觉PD组)。存在视幻觉49例(有视幻觉PD组),发生率为28.0%。其中,男性发生率为28.7%(31/108例),女性发生率为26.9%(18/67例)。49例PD视幻觉患者中,18例(36.7%)为轻度幻觉/错觉,31例(63.3%)为复杂型视幻觉。单因素分析显示:轻度幻觉/错觉组和复杂型视幻觉组间的累计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视幻觉组与无视幻觉组间在认知评分、病程、年龄、是否服用左旋多巴及剂量、是否服用普拉克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认知损害、年龄和病程与视幻觉有密切关系,是视幻觉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的视幻觉主要表现为复杂型视幻觉,可与其他精神症状伴随;其发生与认知损害、年龄和病程密切相关;其病因和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林春颖吴蓓蓓赵珏赵简刘疏影王坚
关键词:帕金森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