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慧敏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神经发育
  • 1篇神经系
  • 1篇神经系统
  • 1篇同源性
  • 1篇同源性分析
  • 1篇稀有
  • 1篇相关基因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发育相关
  • 1篇发育相关基因

机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作者

  • 1篇查金苗
  • 1篇覃剑晖
  • 1篇吴慧敏
  • 1篇陈曦

传媒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稀有鮈鲫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同源性分析及组织分布被引量:4
2016年
作为重要的本土模式鱼类,稀有鮈鲫神经发育相关的生物学背景几乎空白,导致其在神经毒性评价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从稀有鮈鲫脑部克隆得到了神经发育相关的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P0蛋白(myelin protein zero;mpz)、微管蛋白α1(α1-tubulin)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10(SRY-box containing gene 10;sox10)等基因的片段,并对其进化树及表达谱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表明,bdnf的核苷酸序列与鲫鱼、鲤鱼的同源性最高,均为98%;gfap、ngf、mag和α1-tubulin与斑马鱼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92%、92%和96%;mpz与黑头软口鲦的同源性最高,为94%;sox10与鳙鱼同源性最高,达97%。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ngf、bdnf、mag、mpz、α1-tubulin和sox10基因均在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gfap在脊髓中表达量最高,上述结果为这一模式鱼类在神经发育学和神经毒性效应评价方面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陈曦洪响生吴慧敏查金苗覃剑晖
关键词:克隆同源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