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晓春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武警黄金第十支队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岛弧
  • 1篇多金属
  • 1篇多金属矿
  • 1篇金属矿
  • 1篇矿床
  • 1篇矿床成因
  • 1篇花岗闪长斑岩
  • 1篇斑岩
  • 1篇
  • 1篇成矿
  • 1篇成矿模式

机构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武警黄金第十...

作者

  • 1篇刘学龙
  • 1篇杨富成
  • 1篇王迎春
  • 1篇潘江涛
  • 1篇吕晓春
  • 1篇李德宗

传媒

  • 1篇地质与勘探

年份

  • 1篇201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云南铜厂沟Cu-Mo多金属矿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矿床成因被引量:7
2016年
铜厂沟铜钼多金属矿位于云南格咱岛弧成矿带的南延部分,是近几年成矿带内新发现的铜钼多金属矿床。区内的花岗闪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SiO_2含量是63.02%~69.60%,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65~1.05,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全碱(K_2O+Na_2O)含量为6.19%~9.11%,相比中酸性岩石碱度较高。岩石中的轻稀土比较富集(LREE/HREE=15.48~21.15),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_N/Yb_N=30.44~38.66),δEu无明显异常,δCe弱负异常说明成矿作用是在氧化环境下进行。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指示岩石是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花岗岩系列。从格咱岛弧北部的休瓦促向南到达铜厂沟,区内发育的燕山期酸性岩带呈NS向展布,向南侧伏,出露面积逐渐变小,剥蚀深度变浅。酸性岩带内形成一系列燕山期的大-中型钼(铜)多金属矿床,在纵向上(由浅至深)和横向上(从铜厂沟到休瓦促)具有相似的分带性,表现出成矿元素由中低温成矿元素Cu、Pb、Zn到高温成矿元素Mo、W的分带特征。根据矿床地质背景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建立了成矿模式,以期对今后区内的找矿勘查和成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彦廷龙刘学龙王迎春杨富成吕晓春潘江涛李德宗
关键词:花岗闪长斑岩矿床成因成矿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