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建伟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花生
  • 5篇青枯
  • 5篇抗性
  • 4篇青枯病
  • 4篇枯病
  • 3篇青枯病抗性
  • 3篇病抗
  • 1篇毒素
  • 1篇遗传图
  • 1篇遗传图谱构建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分析
  • 1篇生种
  • 1篇水培
  • 1篇青枯菌
  • 1篇曲霉
  • 1篇曲霉毒素
  • 1篇种质
  • 1篇种子
  • 1篇藜芦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8篇吕建伟
  • 7篇姜慧芳
  • 4篇任小平
  • 4篇廖伯寿
  • 3篇黄莉
  • 3篇彭文舫
  • 2篇赵新燕
  • 2篇陈玉宁
  • 2篇雷永
  • 2篇黄家权
  • 1篇徐辰武
  • 1篇王圣玉
  • 1篇张晓杰
  • 1篇文奇根
  • 1篇王后苗
  • 1篇陈伟刚
  • 1篇郭建斌
  • 1篇罗怀勇
  • 1篇蔡岩
  • 1篇姜成红

传媒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遗传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耕作与栽培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及其与花生安全贮藏关系的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为探究花生收获前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及其与花生安全贮藏关系,测定具有收获后产毒抗性花生品系的收获前黄曲霉菌侵染率和毒素含量,分析收获前、后黄曲霉毒素污染抗性与花生安全贮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系)在生长期间抵抗黄曲霉菌侵染或产毒能力不同,中花6号和J091收获前黄曲霉菌侵染率较高,但产毒量与其他材料相当,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收获前产毒抗性。收获前抗性与收获后抗性无相关性,但收获前黄曲霉菌侵染率与贮藏花生的黄曲霉毒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因此,控制花生收获前的黄曲霉菌侵染,尤其是通过遗传改良选育兼备收获前、后抗性的花生新品种,是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保证花生食用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王后苗王后苗魏杰雷永雷永吕建伟徐辰武徐辰武
关键词:花生黄曲霉毒素抗性安全贮藏
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通过对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155份材料青枯病的抗性鉴定,研究利用核心种质发掘抗青枯病材料的有效性,并研究抗病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通过抗青枯病鉴定,获得ICG9249和ICG12625两份抗青枯病材料,其平均抗性达到了91.7%。与中国核心高抗5份种质共同作为材料,以SSR技术对其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在选用的58对SSR引物中,24对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条带,这些引物能在抗青枯病花生种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2~7个DNA片段。结果表明,7份抗青枯病种质的遗传距离为0.17~0.71,平均为0.49。其中ICG12625和撮豆、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大(0.71),嵊县小红毛和富川大花生的遗传距离最小(0.17)。经过统计,两两品种之间遗传距离达0.50以上的有12个组合,说明了这些抗青枯病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根据DNA扩增结果,绘制了抗青枯病种质的指纹图谱,明确了其SSR分子特性。通过聚类分析结果和植物学性状调查结果显示,两份ICRISAT微核心种质材料与中国核心种质距离较远,且具有优良的植物学性状。因此,ICRISAT微核心种质青枯病抗性材料的发掘对扩宽中国花生青枯病抗性育种的遗传基础极有很高的理论应用价值,为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张晓杰廖伯寿
关键词:花生核心种质青枯病SSR
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花生微核心种质含油量及脂肪酸分析与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以国际半干旱热带地区作物研究所(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为材料,系统分析测试含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的含油量平均为51.67%,变异范围49.16%-55.44%,珍珠豆型资源的含油量高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种质1份。在主要脂肪酸中,棕榈酸平均含量10.74%,变异范围7.9%-13.5%;硬脂酸2.85%,变异范围1.8%-3.9%;油酸46.36%,变异范围37.0%-64.7%;亚油酸32.86%,变异范围18.0%-40.4%;饱和脂肪酸含量19.21%,变异范围15.2%-22.1%。普通型花生的油酸含量高于其他类型,而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低于其他类型。发掘出高油酸种质4份,低棕榈酸种质19份,低饱和脂肪酸种质7份。通过脂肪酸组成的分析,高油酸种质和低饱和脂肪酸种质均同时具备低棕榈酸的优良特性。SSR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质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根据5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绘制了20份资源的分子指纹图谱,为这些优质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吕建伟姜慧芳任小平黄家权雷永王圣玉廖伯寿
关键词:含油量脂肪酸
花生种子白藜芦醇含量QTL定位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本研究利用"中花10×ICG 12625"衍生的RIL群体共140个家系及其亲本为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各家系在2014年及2015年收获的花生种子中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RIL群体白藜芦醇含量变异范围为38.27~352.08μg/kg。通过两年重复检测,获得稳定高白藜芦醇含量材料4份(QT0339、QT0369、QT0450和QT0454),含量为143.90~215.60μg/kg,在2014年环境中,这四份材料白藜芦醇含量分别超过高值亲本32.31%、5.80%、86.46%和79.52%,在2015年环境中白藜芦醇含量分别超过高值亲本106.04%、49.78%、7.90%和52.87%。利用前期通过该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应用WinQTLCart 2.5软件定位到花生种子白藜芦醇含量相关QTL13个,贡献率在2.2%~7.4%之间,其中qRB8.1a以及qRB8.1b为两年环境中重复检测到的QTL。本文研究结果为培育白藜芦醇含量高的花生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喻博伦黄莉邱西克郭建斌姜成红蔡岩廖伯寿姜慧芳陈玉宁刘念陈伟刚吕建伟宋延滨罗怀勇
关键词:白藜芦醇花生QTL定位
青枯菌诱导的花生基因表达谱SSH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以抗青枯病花生种质‘J4’和‘中花6号’、感青枯病花生品种‘中花12号’为材料,用强产青枯菌毒菌株(Ralstonia solanacearum)对其根系分别接种,采用抑制差减杂交(SSH)技术检测花生根系应答侵染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并对文库中差异基因进行Real-time PCR分析。结果表明:经菌液PCR检测对挑选出的1 036阳性克隆片段进行测序及片段整合分析,获得162条花生基因,有功能注释的基因58条,其中44条基因参与了细胞结构(6%)、信号转导(12%)、抗病防御(5%)、转录调控(12%)等生理过程。用Real-time PCR技术对7个基因在‘中花6号’和‘中花12号’中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6个基因在青枯菌侵染早期在抗病材料‘中花6号’中呈上调表达,可能与青枯病抗性直接相关。
吕建伟姜慧芳黄家权彭文舫陈玉宁李正强
关键词:花生青枯菌SSH文库RT-PCR
花生抗青枯病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被引量:10
2011年
以抗青枯病花生品种‘远杂9102’和感病品种‘中花12’为材料,用高致病性青枯菌株对其进行接种处理,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了侵染后48 h内5个时间点的基因表达情况。从256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到119对引物,扩增出709条差异表达的转录衍生片段(Transcript-derived fragment,TDF),包括抗病品种与感病材料的差异以及接种与未接种间的差异等6种差异表达模式。对其中98个TDF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显示,40个TDF与GenBank nr数据库中已有序列同源,功能涉及能量、代谢、信号转导、转录调控、逆境应答等等;15个TDF在数据库中找到同源序列,但蛋白功能未知;43个TDF在数据库中未找到同源序列,可能为一些新基因。对选取的差异表达TDF进行qRT-PCR分析,结果与cDNA-AFLP表达谱一致,其中TDF 32-54-1在前期构建的抗青枯病SSH文库中出现频次达到47次。文章推测,花生青枯病抗性可能受抗病抗逆、转录调控、信号转导、蛋白质储存代谢以及非生物胁迫等多方面相关基因的协同调控,TDF 32-54-1可能与花生青枯病抗性相关。
彭文舫吕建伟任小平黄莉赵新燕文奇根姜慧芳
关键词:花生青枯病抗性CDNA-AFLP
一种快速、有效鉴定花生青枯病抗性方法的建立
2012年
土传性青枯菌主要是从花生根部入侵使花生植株出现感病表征。为建立一种室内快速、有效鉴定花生资源青枯病抗性的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菌液浓度和接种时间长度,以伤根浸根法对2个抗感花生品种进行感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培养条件和接种方式下,进行抗性鉴定的最佳菌液浓度为3.0×107cfu/ml,浸根时间30min。
吕建伟李正强林茂马天进姜慧芳
关键词:花生青枯病抗性水培接种方法
花生AFLP遗传图谱构建及青枯病抗性QTL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青枯病抗性分子标记能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提供辅助选择技术,以抗青枯病品种远杂9102与感病品种Chico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用66对具多态性的引物(EcoR I/MseI引物组合35对,MluI/MseI引物组合14对,PstI/MseI引物组合17对)对其进行扩增,共检测到324个多态性位点。应用JoinMap(3.0软件对这些多态性位点进行遗传连锁分析,构建了一张栽培种花生的AFLP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98个AFLP标记,涉及20个连锁群,覆盖总距离285 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2.90 cM。结合RIL群体的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利用分析软件QTLNetwork(2.0共检测到与青枯病抗性相关的3个QTL(qBWr1、qBWr2和qBWr3)。其中,qBWr1和qBWr2均位于第4连锁群,qBWr3位于第14连锁群。这3个QTL形成2对具有加性×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的QTL区段(qBWr1/qBWr3和qBWr2/qBWr3),贡献率分别为12.81%和16.56%,共解释青枯病抗性总变异的21.62%。
彭文舫姜慧芳任小平吕建伟赵新燕黄莉
关键词:花生AFLP连锁图青枯病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