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土壤
  • 4篇植物
  • 3篇地理
  • 3篇野外实习
  • 3篇植物地理
  • 3篇紫色土
  • 2篇地理专业
  • 2篇三峡库区
  • 2篇水土
  • 2篇土壤地理
  • 2篇坡耕地
  • 2篇气候
  • 2篇紫色土坡耕地
  • 2篇库区
  • 2篇耕地
  • 1篇氮磷
  • 1篇地方高师
  • 1篇地方高师院校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理科学专业

机构

  • 16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省交通规...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作者

  • 16篇刘春红
  • 2篇韦杰
  • 2篇张有明
  • 2篇林洪羽
  • 1篇苏筱雨
  • 1篇赵阔宇
  • 1篇冯维波
  • 1篇刘春红
  • 1篇刘伟

传媒

  • 3篇科技创新导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大众标准化
  • 1篇河北林果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人民珠江
  • 1篇高师理科学刊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矢藤的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016年
为了降低鸡矢藤扦插育苗的成本,促进其在公路边坡防护中的推广应用,以1a生鸡矢藤成苗的插条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不同基质、不同插穗部位、不同芽节数、不同制穗方式、不同扦插方式、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扦插试验,对其扦插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矢藤生长最适条件为沙壤土、中部插穗、1个芽节或2个芽节、斜切或平切、斜插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ABT1、NAA、IBA浓度分别为350mg/L、100mg/L、100mg/L时插条的生根率和成活率最高,均分别为83%、87%和86%。
田静马建昭赵阔宇刘春红安传志
关键词:鸡矢藤扦插繁殖插穗植物生长调节剂
嘉陵江流域极端连续性降水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2023年
针对嘉陵江流域极端连续性降水气候驱动因素复杂且主控因素尚不明确的问题,利用1960-2019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Sen’s斜率、Mann-Kendall检验和随机森林等方法,分析流域连续干旱日数(CDD)和连续湿润日数(CWD)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其气候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流域CDD和CWD多年趋势分别为-3.8~4.8 d/10a和-0.42~0 d/10a,分别有2个(3.3%)和10个(15.9%)气象站点的趋势达0.05显著性。局地气候驱动因子方面,CWD与年降水量存在较强正相关,共34个(54%)站相关系数达到0.05显著性;气候环流驱动因子方面,单、多因子分析均表明Nino3.4和SOI(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是流域极端连续性降水的主控气候因子,CDD和CWD各有28个(44.4%)和15个(23.8%)气象站点的相关系数达0.05显著性,而SASMI(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 index)和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分别为流域CDD和CWD的次要气候驱动因子。
王跃峰胡月尹思危杨琴刘春红
关键词:嘉陵江流域
地方农林院校本科生自主学习培养影响因素及途径探讨
2021年
培养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地方农林院校本科生"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现在教学改革与学生实践的必经之路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但是,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总是无法得到有效的前进.因此,文章以地方农林院校为例,探讨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因素,探究培养本科生自主学习途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地方农林院校本科生才的目标.
甘凤玲刘春红
关键词:影响因素
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指导的创新与探索——以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19年
植物地理野外实习是植物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借助重庆市丰富的自然资源,经过几十年来历届地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效果的探索,实习指导创新是关系到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路线设计与实践教学指导的创新与探索尤为重要,它能够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更好地保证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效果。
张有明刘春红
关键词:植物地理野外实习
稻菜轮作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稻菜轮作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土壤有机质降低;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增加土壤有机质,高碳有机肥、油菜秸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分形维数最小。稻菜轮作下各施肥处理土壤微团聚体(<0.25mm)增加,大团聚体(2~0.25mm)减少,土壤分形维数减小,土壤结构有较好改善。可见,施用有机含碳量高的有机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较好的改善土壤结构。
刘春红苏筱雨
关键词:施肥土壤团聚体
草带宽度对紫色土坡面细沟形态及水土流失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解不同草带宽度对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以铺设四季青草带的紫色土坡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放水冲刷模拟试验,以裸坡为对照组,研究不同放水冲刷流量和草带宽度条件下坡面细沟形态变化和减沙减流效应。结果表明:(1)沟深随草带宽度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而沟宽、沟长和沟宽深比均随草带宽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此外,沟宽、沟深和沟长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而宽深比随流量的变化不明显;(2)当流量较小时(4 L/min),各坡面产流率和产沙率随着草带宽度的增大而减少,100 cm草带宽度的减流效益最高,为48.41%;当流量较大时(8 L/min),75 cm草带宽度的减流减沙效益最高,分别为20.07%和58.11%。(3)有草带的坡面产流产沙率、土壤侵蚀速率与沟宽、沟深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对于减流效益而言,草带对减沙效益更为显著。综上可知,草带能有效降低径流泥沙量,对紫色土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甘凤玲苟俊菲刘春红唐小九王迦南
关键词:紫色土放水冲刷水土流失
地理专业《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被引量:7
2011年
":《土壤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传统土壤地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对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就土壤地理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提出丰富的实验内容、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实验课考核纳入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达到地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科技发展。
刘春红冯维波
关键词: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
地方高师院校自然地理实习基地建设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2021年
自然地理实习是地理科学专业重要的课程实习环节,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至关重要。但自然地理实习依托实习的基地在建设方面存在基地数量少、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实习指导教材不系统及基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提升实习效果、人身安全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为学生自然地理实习提供了保障,也为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建设性建议。
刘春红廖江渝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
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特征、驱动因素与趋势预测
2023年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可为其制定低碳农业发展措施,农业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基于2000—2019年三峡库区(湖北段)种植业和畜牧业的8类碳源数据,采用碳排放因子估算法对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总量进行估算,并根据STIRPAT模型及LMDI模型进行趋势分析与驱动因素分解,运用情景分析法对2020—2030年碳排放进行预测。[结果](1)化肥是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排放的第一大碳源,占总量的29.05%,其后依次是畜禽肠道发酵、畜禽粪便管理。(2)2000—2019年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在2014年达峰,总量为171.67万t,且当年的畜牧业排放量总体高于种植业。而农业碳排放强度整体却呈下降趋势,由5.37 t/万元下降至0.87 t/万元。(3)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及人口规模对农业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则促进作用显著。(4)强化低碳模式下,2020—2030年预测得知农业碳排放强度将呈持续下降趋势,农业碳排放总量趋于降低,表明库区农业可实现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结论]虽然三峡库区(湖北段)农业碳减排仍存在压力,但农业碳排放量的负增长和碳排放强度的持续下降会促进碳达峰,服务碳中和,以实现“双碳”目标。
肖晰文刘春红刘再森覃慧敏李槊张芸露陈小仙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STIRPAT模型LMDI模型三峡库区
1961—2016年西昌气候干湿演变趋势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区域气候分析是对全球尺度气候研究的优化与补充,对预测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天气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昌市1961—2016年的气温和降水逐日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时间序列非参数趋势分析(ITA法和ITA-CB法)和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等方法,从年内和年际尺度上系统揭示其气温、降水与气象干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昌市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分布特征相似,二者最大值均出现在7月,气温最小值出现在1月,降水量则出现在2月,年际均温与年代际均温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年代际降水量呈缓慢上升趋势;(2)近56 a西昌市气象干湿变化明显,SPEI呈波动式下降趋势,SPEI与气温成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降水量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受气温明显升高的影响,2003年以来的干旱程度愈加严重,SPEI负值占比达78.6%,2010s干旱至极干旱等级占比升至28.6%;(3)年均降水量在低值区呈上升趋势,在高值区呈下降趋势,年均温在低值区与高值区呈上升趋势,在中值区以上升为主,SPEI在低值区呈上升趋势,而在中值区与高值区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西昌市应对气候变化、制定防灾减灾方案等提供参考。
肖晰文张芸露刘春红王跃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