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黄土高原
  • 3篇土壤
  • 2篇养分
  • 2篇土壤呼吸
  • 2篇刈割
  • 2篇草地
  • 1篇氮沉降
  • 1篇氧化酶
  • 1篇养分释放
  • 1篇针茅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根
  • 1篇植物根系
  • 1篇生理特性
  • 1篇水蚀
  • 1篇水蚀风蚀交错...
  • 1篇碳通量
  • 1篇天然草地
  • 1篇土壤酶
  • 1篇土壤酶活

机构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作者

  • 6篇刘建
  • 3篇程积民
  • 2篇井光花
  • 2篇魏琳
  • 2篇邱莉萍
  • 2篇苏纪帅
  • 2篇赵洁
  • 1篇高海龙
  • 1篇苗彦军
  • 1篇魏孝荣
  • 1篇褚希彤
  • 1篇呼天明
  • 1篇许岳飞
  • 1篇孙永芳
  • 1篇张兴昌
  • 1篇金晶炜
  • 1篇张燕江
  • 1篇付娟娟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草地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刈割对黄土高原温带草原土壤呼吸及各组分的影响
魏琳刘建苏纪帅井光花赵洁程积民金晶炜
关键词:刈割土壤呼吸微生物呼吸根呼吸黄土高原
半干旱草地长期封育进程中针茅植物根系格局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以云雾山不同封育年限草地针茅植物根系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根系特征、土壤特性及两者关系进行研究,以探讨分析封育对针茅根系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针茅植物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在封育初期轻微下降,之后缓慢上升,并在封育30 a草地得到显著增加。(2)随封育年限增加,各根系指标在3种针茅物种间的组成格局具有类似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长芒草在放牧草地所占比例最高,之后逐渐降低,并在封育30 a草地消失;大针茅所占比例呈先升后降变化规律,并在封育22 a草地达到最大值;甘青针茅仅出现于封育30 a草地,且占据优势地位。(3)大针茅和甘青针茅0—0.6 mm径级根系比例高于大针茅,使其根系直径显著低于大针茅,比根长和比根面积显著高于大针茅;此外,长芒草根组织密度显著高于长芒草和甘青针茅。(4)长期封育在显著提高土壤水分、养分含量和土壤氮磷比的同时显著降低土壤碳氮比,但对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无明显影响。(5)针茅根系特征与土壤指标的关联性分析显示针茅根系受土壤氮资源的显著影响。
苏纪帅赵洁井光花魏琳刘建程积民张金娥
关键词:封育针茅根系形态特征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5种典型草地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以长芒草(Stipa bungeana)、苜蓿-长芒草-铁杆蒿(Medicago sativa-S.bungeana-Artemisia sacrorum)、苜蓿-铁杆蒿(M.sativa-A.sacrorum)、长芒草-铁杆蒿(S.bungeana-A.sacrorum)和苜蓿-长芒草(M.sativa-S.bungeana)5种弃耕后自然演替形成的草地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群落中土壤淀粉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分布,进一步阐释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弃耕农地不同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土壤淀粉酶外,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受地上植物群落的显著影响,并且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减小。长芒草群落土壤酶活性低且土壤养分和生物量均低于其他4个群落,表明弃耕后以单一种为优势种的草地群落植被恢复效果并不理想。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酶活性可以指示土壤质量的变化。
刘建邱莉萍程积民张金娥
关键词:水蚀风蚀交错区草地群落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地生态系统CO2交换对刈割的响应被引量:5
2020年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刈割是实现草地资源合理利用的主要管理措施,但其对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过程和机理尚不清楚。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典型草地为研究对象,设计刈割和对照两种处理,于2013—2015年对生态系统碳通量各组分,土壤温度和水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态系统碳通量季节性变化均呈明显的单峰模式,以夏季最高,春秋季节最低,但不同组分峰值出现的时间有所不同。刈割使整个试验期土壤呼吸增加了17%,但对总初级生产力(GEP)、生态系统呼吸(Re)和净初级生产力(NEE)的影响不显著。GEP和NEE在正常降水年(2014)高于干旱年(2015),而且其对刈割的响应与降水年型有关。在正常降水年,刈割后GEP和NEE显著减低,而在干旱年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降雨年际变化是造成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的主导因素,而刈割增大了这一生态系统的土壤碳排放。
张燕江邱莉萍高海龙刘建魏孝荣张兴昌
关键词:刈割土壤呼吸碳通量黄土高原
冷胁迫对2种垂穗披碱草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4年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限制因子之一。采用沙培法研究了冷胁迫对2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当雄垂穗披碱草(西藏野生)和甘南垂穗披碱草)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胁迫处理5 d显著抑制2种垂穗披碱草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特别是甘南垂穗披碱草发生严重氧化损伤,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14.7%和124.6%,而当雄垂穗披碱草受伤害较轻,分别比对照增加18.2%和10.8%。冷胁迫也显著增加了甘南垂穗披碱草中H_2O_2和自由基的积累,而当雄垂穗披碱草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冷胁迫处理5 d后,当雄垂穗披碱草的类胡萝卜素含量较甘南增加72.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80.3%,27.3%和65.9%;甘南垂穗披碱草的SOD和POD活性分别较对照增加11.4%和28.9%,而其CAT活性下降25.5%。相关分析表明,垂穗披碱草在冷胁迫下细胞膜受损伤程度与抗氧化酶活性负相关。当雄垂穗披碱草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可有效清除体内积累的活性氧,减轻细胞膜系统受损伤的程度从而提高其抗寒性。
付娟娟刘建孙永芳褚希彤苗彦军呼天明许岳飞
关键词:冷胁迫膜脂过氧化活性氧抗氧化酶垂穗披碱草
黄土高原天然草地3种优势物种细根分解及养分释放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7
2018年
细根分解是草地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主要来源,全球N沉降背景下细根分解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埋袋法研究黄土高原天然草地3个优势物种细根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模拟N沉降(10g·N/(m2·a))的响应。结果表明:细根分解过程分为快速(0~60d)和慢速分解(60~719d)2个阶段。大针茅、甘青针茅和白莲蒿细根分解60d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86.3%,86.2%,90.7%,分解719d的质量残留率分别为58.1%,64.7%,70.5%,表明细根分解速率大小为大针茅>甘青针茅>白莲蒿。相关分析表明,细根分解常数与细根初始N含量、N/P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初始C含量、C/N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根系分解,3种细根C元素表现为直接释放,N元素表现为N富集,P元素表现为富集-释放模式,整体呈波动式下降。模拟N沉降显著抑制了3种植物细根的分解,使大针茅、甘青针茅和白莲蒿细根分解系数分别显著降低了21.3%,26.8%,47.4%。模拟N沉降使大针茅、甘青针茅和白莲蒿分解末期C元素分别增加了26.8%,20.7%,16.6%,N元素分别增加了18.2%,17.0%,13.4%,而对P残留率均没有显著影响。综上,未来氮沉降的增加会抑制黄土高原封育草地优势物种的细根分解速率,减慢其细根分解向土壤输入C和N养分的过程。
魏琳程积民程积民井光花苏纪帅赵洁苏纪帅
关键词:草地细根分解养分释放N沉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