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子源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2篇压痕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压痕
  • 2篇晶面
  • 2篇晶体
  • 2篇KDP晶体
  • 1篇三倍频
  • 1篇数值仿真
  • 1篇体动力学
  • 1篇流体动力学
  • 1篇光滑粒子流体...
  • 1篇仿真
  • 1篇倍频

机构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郭晓光
  • 2篇郭东明
  • 2篇郑桂林
  • 2篇刘子源
  • 1篇高航

传媒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KDP晶体三倍频晶面微观力学行为及加工性能被引量:5
2016年
为了揭示磷酸二氢钾(KDP)晶体三倍频晶面微观弹塑性力学行为及加工性能,开展了纳米压痕研究。建立了KDP晶体三倍频晶面各向异性力学模型,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纳米压痕进行了数值仿真并完成了纳米压痕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实验与仿真计算的载荷-压入深度关系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6 328,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得出KDP晶体三倍频晶面的屈服强度为240MPa。数值仿真结果显示:由于材料的各向异性,工件内部应力呈不规则圆弧状分布;载荷大小与等效应力影响深度呈近似线性递增关系;材料表面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形状与压头投影面几何形状相类似,存在复映效果。当载荷小于2mN时,各压头的残余应力深度差异性较小(小于0.2μm);随着载荷逐渐增大,这种差异不断扩大。得到的结果为实现KDP晶体三倍频晶面的高效低损伤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撑。
郭晓光刘子源郑桂林郭东明
关键词:纳米压痕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数值仿真
KDP晶体(001)晶面纳米压痕的仿真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在KDP晶体(001)晶面上进行了四种压头(即:维氏压头、玻氏压头、圆锥压头、球形压头)的纳米压痕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完全加载时四种压头与KDP晶体接触位置存在不同程度应力集中。当载荷在0-8 m N范围内时,其与等效应力影响深度呈近似线性递增关系。完全卸载时,残余应力分布深度为1.3-1.5μm。相同载荷条件下,各压头对应的塑性损伤层深度之间关系与等效应力影响深度之间关系一致。此外,通过纳米压痕实验验证了KDP晶体材料模型及相关参数的正确性。
郭晓光刘子源高航郑桂林郭东明
关键词:KDP晶体纳米压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