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宝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列斐伏尔
  • 2篇政治
  • 2篇政治学
  • 2篇旨趣
  • 2篇斯图亚特·霍...
  • 2篇经济学
  • 2篇经济学批判
  • 2篇空间政治
  • 1篇得失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化
  • 1篇都市文化
  • 1篇形而上学
  • 1篇休闲
  • 1篇学术
  • 1篇学者
  • 1篇亚文化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家
  • 1篇哲学研究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鲁宝
  • 1篇刘怀玉
  • 1篇张义修

传媒

  • 1篇理论探讨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列斐伏尔节奏分析视域中的劳动与休闲
2014年
列斐伏尔在节奏分析的视角下把日常生活和时空问题结合起来,运用节奏分析理论对劳动与休闲的关系进行了再思考,深化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列斐伏尔区分了劳动与休闲的节奏,他认为由传统进入现代,支配日常生活的时间节奏愈来愈以机械为中心,人们听从机械的本能,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与休闲都被异化了,休闲被转换成为一种产业,它既是劳动生产的中断,同时又是生产及扩大再生产得以进行和维持的源泉,因此,列斐伏尔分别对现代性的技术异化、规训权力的生成和作为意识形态的媒体进行了批判,揭示了现代社会劳动与休闲被机械组织化的根源,对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鲁宝
关键词:节奏分析技术异化规训媒体
全球都市化语境下的文化差异政治学——斯图亚特·霍尔都市文化思想研究
2018年
长期以来,学界主要聚焦于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理论领域的研究,但较少关注其著作中蕴含的强烈的都市关怀与空间隐喻。从都市调控危机的政治学分析到全球-地方的文化差异政治学的解放议程,他为全球都市化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认识方法,为后现代条件下的政治抗辩提供了可能性空间,并且对中国当代城市化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鲁宝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都市
列宁哲学研究的一个崭新起点--《回到列宁》日文版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7年
在十月革命1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2016年,日本世界书院出版了张一兵教授的《回到列宁》日文版,引发日本学界高度关注。有学者认为,该书的出版将成为“新时代列宁哲学研究的起点”(大下敦史语)。9月15—17日,日本《情况》杂志社在京都和东京举办了《回到列宁》日文版专题研讨会。来自日本中央大学、东京都立大学、明治学院以及中国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列宁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回到列宁》的独特研究视角和“构境论”等课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鲁宝张义修
关键词:哲学研究列宁日文学术专家学者
复兴社会主义的政治学——1970-1980年代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政治实践旨趣被引量:1
2016年
在1970-1980年代,英国在经济上从繁荣走向危机,在政治上从"民主共识"转向"威权专制",以霍尔为代表的英国新左派积极反思英国社会主义传统,突破了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樊篱。这一时期霍尔的文化研究始终遵循着一个目标,或者说始终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重新思考文化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性,把文化领域作为一个持续地政治斗争的空间,在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搭建桥梁,复兴社会主义政治革命潜能。
鲁宝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撒切尔主义
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场、内在逻辑与理论旨趣——以列斐伏尔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2
2017年
只有在对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城市化以及城市生活危机的诊断中政治经济学批判才能走向当代。马克思主义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仍旧是资本主义批判不可超越的地平线,不是说它已经得出了具体可以适用于今天的详细理论成果,而只能意味着必须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为指导,具体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历史变迁。在当代城市化、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如何寻找新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是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都市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任务。将空间分析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是列斐伏尔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做出的最为重要的学术贡献,它为日常生活的转型进而迈向社会主义的空间提供了可能的革命替代方案。
鲁宝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批判列斐伏尔
列斐伏尔空间批判理论的逻辑布展与得失——以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视角被引量:2
2016年
"68运动"失败以后,激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以阶级斗争为手段在发达国家争取革命解放的理论假设产生了怀疑,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普遍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批判理论范式。面对新的时代症侯,单纯的意识形态批判只能是隔靴搔痒,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列斐伏尔的空间政治经济学批判恰恰是对这一现状的扭转,为改变这一现状提供了可能。而当前研究者一般都只把主要目光停留在列斐伏尔日常生活异化批判和空间意识形态批判这些方面,忽视了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发展。列斐伏尔在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新挖掘中,提出了不同于19世纪商品生产问题框架的空间生产框架,并从分中离出了一门空间政治经济学。他认为,从"空间中的生产"转变到"空间本身的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得以绵延存续的最重要的原因。他在将视角转向城市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过程之中实现了社会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今日之创新作出了应有贡献。
鲁宝
关键词:列斐伏尔城市
列斐伏尔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批评、运用与可能的生产——从日常生活哲学家到后现代都市思想家被引量:11
2018年
作为20世纪世界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列斐伏尔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以及不同的时代,具有其不同的命运、影响与形象。列斐伏尔在中国经历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到日常生活批判家再到后现代都市思想家的角色嬗变。这个过程既与他个人的思想演变不可分割,也与西方、特别是英语世界的法国理论的生产与传播影响联系在一起,更与中国发展道路这个根本事情密切相关。列斐伏尔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接受、运用与可能生产的历史,具有双重性的含义。这就是,一方面通过列斐伏尔的概念有助于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发展变化的经验也有助于深化研究列斐伏尔思想。中国当下城市化发展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列斐伏尔的问题式启发与方法论的帮助;另一方面,对列斐伏尔的研究也需要"中国化",而且正在"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建设有自己政治与民族历史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空间!这是列斐伏尔思想在中国再生产的最重要的可能性意义。
刘怀玉鲁宝
关键词:列斐伏尔西方马克思主义
无家可归者的还乡之路——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思想及其困境
2018年
海德格尔是从三个层面来集中思考栖居问题的:首先是对当今时代栖居是否可能的质疑;然后追寻到作为座架的技术的本质之中,认为功能主义的技术组织对人与自然的促逼、摆置和订造导致四重整体关系的毁灭;最后,他认为造成现代性的最终根源是现代主体形而上学。因而,批判现代性,就要从批判其主体形而上学之"逻各斯"入手;由此海德格尔提出关于人与空间关系的"诗意栖居"思想:人通过栖居而在天地神人四重整体中和谐共存。但他忽视了现代性本身对日常生活与空间的冲击和破坏,没有看到社会空间已经处于政治、经济与技术理性的统治之下,也缺乏对现代资本主义都市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内在矛盾的分析,最终走向一种诗化语言与艺术哲学的沉思,没有给我们提供一种现实的政治策略与伦理规范。
鲁宝
关键词:诗意栖居主体形而上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