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丽君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氧合
  • 1篇氧合酶
  • 1篇氧合酶类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胃泌素
  • 1篇胃泌素-17
  • 1篇胃泌素类
  • 1篇息肉
  • 1篇小肠
  • 1篇小肠溃疡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疗效
  • 1篇临床疗效观察
  • 1篇酶类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癌
  • 1篇结肠癌患者
  • 1篇结肠息肉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郑荣娟
  • 2篇胡爱萍
  • 2篇郝丽君
  • 1篇吴贵恺
  • 1篇张志勇
  • 1篇赵莉
  • 1篇李海英
  • 1篇唐文君

传媒

  • 1篇天津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莎拉嗪治疗非特异性小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莎拉嗪治疗非特异性小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非特异性小肠溃疡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莎拉嗪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肠道症状,记录2组患者腹泻、腹痛和腹胀发生次数,评价各组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χ2=20.71, P <0.05)。治疗2、4周后,2组患者平均腹泻次数减少( t 对=3.95、3.76, t 观=3.23、3.11, P均<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t =2.36、2.41, P <0.05);2组患者腹痛、腹胀和腹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t对=6.18、4.07、4.26, t 观=6.31、4.52、4.76, P均<0.05),且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t =2.97、2.65、2.58, 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2组下降( t 观=4.35、4.51、4.43, t 对=4.18、4.45、4.37, P均<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t =2.85、2.91、3.19, P均<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联合美莎拉嗪治疗非特异性小肠溃疡效果明显,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荣娟郝丽君赵莉胡爱萍吴贵楷
关键词:谷氨酰胺
结肠息肉、结肠癌患者HP感染与血浆胃泌素-17及环氧合酶-2的相关性被引量:24
2012年
目的:探讨结肠息肉、结肠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浆胃泌素-17(G-17)及环氧合酶(COX)-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结肠息肉(结肠息肉组)、结肠癌(结肠癌组)和结肠镜检查阴性患者(对照组)各60例,通过13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G-17水平及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的表达。结果:结肠息肉组、结肠癌组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肠息肉组高于结肠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中HP阳性者血浆G-17水平均高于HP阴性者,在结肠息肉组和结肠癌组中,HP阳性者的COX-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肠息肉、结肠癌中的正常腺上皮细胞、非典型增生的腺上皮细胞及癌细胞中的胞浆中,均可见COX-2的阳性表达,呈黄色至棕黄色颗粒。结论: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浆G-17及COX-2的水平在结肠息肉与结肠癌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郑荣娟胡爱萍李海英郝丽君唐文君吴贵恺张志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