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璟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针灸
  • 7篇民国
  • 7篇民国时期
  • 4篇针灸教育
  • 3篇教育
  • 1篇学历教育
  • 1篇针灸文献
  • 1篇针灸学
  • 1篇知识
  • 1篇色数
  • 1篇数据库
  • 1篇特色数据库
  • 1篇体例
  • 1篇体制化
  • 1篇全文数据
  • 1篇全文数据库
  • 1篇教育实践
  • 1篇教育形式
  • 1篇课程
  • 1篇课程设置

机构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9篇赵璟
  • 7篇张树剑

传媒

  • 3篇中国针灸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医疗社会史研...
  • 1篇中国针灸学会...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针灸教材体例及内容特点被引量:4
2017年
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针灸教材67种,并据其体例,划分为早(1912—1927年)、中(1928—1939年)、晚(1940—1949年)三期。早期教材以传统类针灸教材为主,多数体例单一,内容侧重于经络腧穴,初步引入了近代科学理论;中期教材体例以"西医版块+针灸学版块"和"总论→经穴→手术(刺灸法)→治疗"两大模式为主,内容上融入西医解剖、生理、病理知识,注重临床实用性,仍有部分教材依旧沿用传统针灸理论;晚期教材体例以"针科学、灸科学、经穴学、治疗学"为主,或在原有"总论→经穴→刺灸术→治疗学"的体例中加入诊断学内容,或为"总论→孔穴学→治疗学"体例,内容上延续和完善了中期教材中西汇通特点,更具科学性,同时重穴轻脉,融入诊断学内容,初步构建了针法、灸法、腧穴、治疗等为核心内涵的针灸学科体系框架。教材体例和内容的变化,对建国后统编针灸教材的编写产生了很大影响。
赵璟张树剑
关键词:民国时期教材体例教材内容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述要被引量:8
2017年
收集整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由各县选送学生者,招生对象良莠不齐;构建针灸课程体系框架的同时,注重临床实习;除少数学校教授传统针灸理论之外,多数学校吸纳了西学内容。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教育模式在建国后基本得以延用,特别是为针灸系的设立奠定了基础。
赵璟张树剑
关键词:针灸教育民国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述要
笔者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总体而言,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
赵璟张树剑
关键词:针灸教育民国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述要
笔者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总体而言,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
赵璟张树剑
关键词:针灸教育民国
文献传递
承淡安教育实践历程及其意义评述被引量:1
2019年
回顾针灸教育家承淡安的针灸教育实践历程,并对其教育思想与价值意义作了简要论述,认为承淡安的针灸教学实践分为四个时期:早期以函授教学为主;后来东渡日本,引入了日本针灸学校的教学经验;抗战时期坚持开设针灸培训班;新中国时期担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校长期间,为规划中医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模式鞠躬尽瘁,其教育实践与思想影响深远。
张树剑赵璟
关键词:教育实践针灸学
“民国针灸文献全文数据库”的探索与构建被引量:1
2017年
"民国针灸文献全文数据库"是定位于民国时期针灸文献的专题型全文数据库。自2015年筹备至今,该数据库之资源渐趋完备,其内容以成书或出版于民国时期的针灸相关书籍、期刊文章、广告等文献资料为主。建设该数据库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检索通道及准确的内容呈现以实现民国针灸医籍的资源共享,助力于相关学者的学习交流,减少纸质文献因翻阅所致的损毁并简化散在珍贵文献的查阅过程。笔者从数据库的资源内容、特色和建设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如何提高数据库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深化民国针灸文献的开发等问题作了思考。
费琳赵璟冷家豪张树剑
关键词:民国时期针灸文献特色数据库全文数据库
民国时期针灸学校述要
笔者收集整理了民国时期48所针灸学校的相关资料,并从其办学模式、招生、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该时期针灸学校特点.总体而言,民国时期针灸学校均为民间办学,并开辟了函授教育模式;主要依靠广告招生,亦有获得政府机构支持...
赵璟张树剑
关键词:办学模式课程设置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形式的转型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民国时期针灸教育从传统的师承模式向学校教育转型,并通过学历教育、函授班、短期班等办学形式来传承针灸。总体而言,学校教育以正规学历教育为主,其学制较长,学历层次划分不统一;中医学校针灸课程地位不凸显,针灸学校针灸课程分化,均参照了西医学科体系;教学内容有了明确的进度安排,渐趋规范化、实用化;注重针灸临床实习。函授班,多数由学校附设,亦有学生创办;教材与面授班相同,不过相对局限,较少涉猎他科知识;学制短,毕业考核简单。短期班有专修班、讲习班及训练班等形式,专修班及讲习班仅为更简便地速成针灸,训练班则是在战时缺医少药的背景下产生的。民国时期,针灸学校教育对新中国成立后针灸院校教育的创设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赵璟张树剑
关键词:民国针灸教育学历教育函授班
从教育体制化到知识体制化:传统针灸的近代转型
近代是传统针灸体制化变革的重要时期,该时期针灸教育模式及知识形态均发生了转变。其间,外部西方医学教育体系的移植,内部争取中医教育合法权的迫切需求,推动了针灸教育从师徒制向学校制转型。教育体制转型的同时导致了针灸的知识的体...
赵璟张树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