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娟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小麦
  • 4篇反演
  • 3篇冬小麦
  • 3篇遥感
  • 3篇叶面
  • 3篇叶面积
  • 3篇叶面积指数
  • 2篇植被
  • 2篇株型
  • 1篇冬小麦条锈病
  • 1篇多时相
  • 1篇锈病
  • 1篇严重度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养分吸收利用
  • 1篇遥感反演
  • 1篇夜间增温
  • 1篇增温
  • 1篇植被指数

机构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中国科学院遥...
  • 3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河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6篇赵娟
  • 4篇张耀鸿
  • 4篇景元书
  • 4篇黄文江
  • 2篇宋晓宇
  • 2篇张清
  • 2篇王力
  • 1篇彭代亮
  • 1篇张竞成
  • 1篇杨贵军
  • 1篇谢晓金
  • 1篇孙雷刚
  • 1篇楚岱蔚
  • 1篇王静

传媒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热点效应的不同株型小麦LAI反演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小麦株型对LAI反演精度的制约,利用地面实测的多角度数据,提出采用热点指数反演高精度的不同株型小麦LAI。通过分析京411紧凑型和中优9507披散型两种株型小麦在红光(670nm)和近红外波段(800和860nm)的二向反射光谱特征,借鉴热暗点指数HDS和归一化热暗点信息指数NDHD,构建了改进的归一化热暗点指数MNDHD和热暗点比值指数HDRI两个新热点指数。将HDS,NDHD,MNDHD和HDRI与NDVI,SR和EVI相乘得到的热点组合指数用于不同株型小麦LAI的反演。分析得出对紧凑型小麦京411,由860nm近红外波段的NDVI与MNDHD和HDRI的组合指数反演的LAI精度分别为0.9431和0.909 2;对披散型小麦中优9507,由800nm近红外波段的SR与HDRI和MNDHD的组合指数获得的LAI反演精度分别为0.964 8和0.895 6。表明基于冠层的热点效应反演不同株型小麦LAI的方法可行,多角度遥感数据在作物结构参数提取方面比常规观测数据更具优势。
赵娟张耀鸿黄文江景元书彭代亮王力宋晓宇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反演
基于多时相多角度遥感数据的植被叶面积指数反演
目前,遥感技术应用研究已经从静态进入动态研究阶段,从单一垂直观测发展到多角多观测。这一方面为遥感监测地表变化、地学定量描述中的尺度效应问题和地表反射辐射的方向性研究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另一方面多时相、多角度遥感数据...
赵娟
关键词: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多时相遥感反演
文献传递
不同株型小麦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获得高精度的农作物生理生化参数的遥感反演结果和冠层结构信息提取,由多年地面观测的多角度数据结合半经验的二向性反射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BRDF)核驱动模型,利用红光(680 nm)和近红外波段(860 nm)的6个BRDF形状指示因子,分析了紧凑型小麦J411和披散型小麦Z9507的BRDF特征。研究表明:主平面上2种株型小麦的方向性反射率表现不同,拔节期披散型小麦的二向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大于紧凑型小麦;红光波段紧凑型小麦J411的几何光学核系数大于披散型小麦Z9507,紧凑型小麦几何光学效应更强;近红外波段披散型小麦体散射核系数大于紧凑型小麦,披散型小麦体散射效应更强。由此表明多角度观测数据更适于分析小麦冠层结构信息。该研究为多角度遥感在精准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赵娟黄文江张耀鸿景元书宋晓宇杨贵军张清孙雷刚
关键词:遥感光谱分析反演小麦株型
夜间土壤增温和免耕对大豆生长及N、P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田间开放式增温系统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验田设置4个处理:常温+翻耕(CK)、夜间增温+翻耕(W)、常温+免耕(NT)、夜间增温+免耕(WNT)种植大豆,观测其生物量、籽粒产量和构成因子以及氮(N)、磷(P)累积和转运特征,分析各处理对大豆生长及N、P养分吸收利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全生育期内大豆植物生物量在夜间增温(W)下均显著减小(P<0.05),降幅为6%~25%.籽粒产量、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有一定减小,但未达显著水平.分枝期和开花期,植物N素累积量分别下降30%和20%,P素累积量均下降39%.(2)免耕处理(NT)未对大豆籽粒产量及构成因子产生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植物生物量、营养器官的N、P转运量和转运率(P<0.01).(3)增温+免耕处理(WNT)下,植物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均极显著减小(P<0.01),分别降低29%和34%,大豆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分别减小22%、22%和3%.植物成熟期N、P累积量在WNT处理下分别下降20%和22%,显著低于其它3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夜间增温或免耕单一因素对大豆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效应较小,而夜间增温叠加免耕措施则显著抑制了大豆籽粒产量和N、P素累积量.因此,在夜间土温增高条件下采用免耕措施对大豆生产将产生不利影响.研究结果对未来气候背景下,建立长江下游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楚岱蔚张耀鸿赵娟谢晓金
关键词:气候变化夜间增温耕作措施
冬小麦条锈病严重度不同估算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为了提高遥感监测小麦条锈病病害严重度的准确性,寻找小麦病害的较优反演模型,在国家精准农业示范研究基地基于野外定位调查小麦病情指数及冠层光谱数据,利用与小麦病害发生呈显著关系且有效反映植被生理生长状况的7种高光谱植被指数,尝试分别采用PLS(偏最小二乘回归)、BP神经网络和植被指数经验法三种方法建立小麦条锈病病情反演模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病害严重度预测值与实测值间的R2分别为0.936,0.918,0.767。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监测小麦病情指数效果更好,为探寻不同种类植被指数对模型的贡献,尝试用代表植被绿度的NDVI,GNDVI,MSR和代表水分含量的NDWI和MSI植被指数分别作为PLS模型的输入变量,建立病害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中,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比冠层水含量的变化对病情指数更为敏感,对病害有更好的解释作用。然而,两模型精度都低于七种植被指数全部参与时的预测结果,即输入变量中采用多种植被指数比用单类指数模拟准确度高。
王静景元书景元书黄文江张竞成赵娟张清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条锈病偏最小二乘法病情指数
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反演方法被引量:43
2013年
针对当前作物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过程中,在不同生育时期采用相同的植被指数进行反演存在叶面积指数反演精度较低的问题。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对冬小麦覆盖度响应程度不同的六种宽带和四种窄带共10种植被指数,分析比较了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选用当前广泛使用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冬小麦的LAI和在冬小麦不同生长阶段选用不同的植被指数反演冬小麦LAI的结果差异。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内使用NDVI反演小麦LAI得到的LAI反演值和真实值之间的R2=0.558 5,RMSE=0.320 9。改进的比值植被指数(mSR)适合于反演冬小麦生长前期(拔节期之前)的LAI,得到的LAI反演值和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0.728 7,均方根误差RMSE=0.297 1;比值植被指数(SR)适于反演冬小麦生长中期(拔节到抽穗前),得到的LAI反演值和真实值之间的R2=0.654 6,RMSE=0.306 1;NDVI适于反演冬小麦生长后期(抽穗到成熟期)的LAI,得到的LAI反演值和真实值之间的R2=0.679 4,均方根误差RMSE=0.316 4。研究表明:在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根据地表作物覆盖度的变化和反射率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植被指数建立冬小麦LAI的反演模型获得的反演精度均高于在冬小麦整个生育期使用NDVI获得的反演结果。说明在冬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选择不同的植被指数构建LAI的分段反演模型可以改善冬小麦LAI的反演精度。
赵娟黄文江张耀鸿景元书
关键词:冬小麦生育时期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反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