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删除转基因大豆筛选标记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转基因植物,具体公开了一种删除转基因大豆筛选标记的方法,将含有筛选标记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在含有β‑雌二醇的育苗基质中播种培养,在大豆种子萌发出苗阶段和大豆幼苗生长期间进行β‑雌二醇处理诱导,待幼苗生长至21~42...
- 李桂兰乔潇董秋平乔亚科张锴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豆转化不定芽生根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转化不定芽生根的方法,该生根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大豆转化不定芽的下端浸泡在生根液中,将浸泡后的大豆转化不定芽植入不封闭的育苗钵中,覆膜,进行光照培养,待长出新叶后,揭膜,继续培养至壮苗。本发明提供的...
- 乔亚科董秋平乔潇李桂兰张锴
- 文献传递
- 低磷胁迫下不同野生大豆的形态和生理响应差异被引量:13
- 2017年
- 选用9份耐低磷能力存在差异的野生大豆,在苗期通过浇灌低磷营养液进行低磷胁迫处理,分别测定不同的形态、生理指标,分析不同材料间各指标的表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野生大豆材料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对低磷胁迫的响应不同,并存在显著差异;在低磷胁迫下,株高、干物质质量及全磷含量均降低,耐低磷材料的降幅均低于磷敏感材料;丙二醛含量升高,不同材料随胁迫时间延长,丙二醛积累增幅差异逐渐加大,敏感型的野生大豆材料增幅显著大于耐低磷的材料;不同野生大豆的光合色素含量随着低磷处理的时间增加表现不同,耐低磷材料在低磷处理后光合色素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可以恢复到处理前水平,低磷敏感材料不能恢复。
- 董秋平赵恢张小芳张炜坤张华雪张锴李桂兰乔亚科
- 关键词:野生大豆低磷胁迫生理指标
- 一种大豆转化不定芽生根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豆转化不定芽生根的方法,该生根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大豆转化不定芽的下端浸泡在生根液中,将浸泡后的大豆转化不定芽植入不封闭的育苗钵中,覆膜,进行光照培养,待长出新叶后,揭膜,继续培养至壮苗。本发明提供的...
- 乔亚科董秋平乔潇李桂兰张锴
- 文献传递
-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农杆菌对大豆成熟种子子叶节进行转化,探究了不同种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浓度、大豆基因型、萌发天数以及共培养天数对提高农杆菌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植物提取物的共培养菌液侵染子叶节均能够明显提高抗性芽的再生率,但不同基因型的大豆所需的最适提取物浓度不同,‘豫豆22’最适浓度为7mL/L,‘中黄42’最适浓度为14mL/L;‘豫豆22’是本研究中最适宜转化的大豆基因型;萌发5d的大豆子叶节转化率最高;共培养10d获得阳性转化植株率最高。
- 刘晨光董秋平乔亚科杨晓倩张锴李桂兰
- 关键词:大豆子叶节农杆菌介导提取物
- 冀东野生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鉴定及抗病反应被引量:2
- 2017年
- 对冀东地区收集的162份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材料进行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鉴定并对筛选到的抗、感材料植株体内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病程相关基因GmPR-1和GmPR-10的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抗病野生大豆材料7份(4.3%),中抗材料6份(3.7%),中感材料62份(38.3%),感病材料87份(53.7%);抗病材料POD和CAT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感病材料显著降低,抗病材料的GmPR-1和GmPR-10基因表达量比对照显著增加,感病材料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初步表明POD、CAT及病程相关基因GmPR-1和GmPR-10可能与大豆抗病性有关。
- 王宇张锴孙伟明王帅曹红梅董秋平张华雪李凯
- 关键词:野生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鉴定基因表达
-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影响因素的研究
- 2015年
- 为提高大豆遗传转化效率,采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的方法,以大豆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共培养阶段浸染液浓度及外界培养条件(共培养温度和天数)和培养基添加物对转化效率和芽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浸染液OD600=0.5的诱导率最高,共培养温度为24℃,共培养天数为10 d具有较高转化效率,共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NM)对诱导卡那霉素抗性不定芽有促进作用。PCR检测表明PHR1基因已整合到T1代大豆基因组中,初步证明可在大豆基因组中稳定遗传。
- 杨晓倩李桂兰刘晨光董秋平张锴乔亚科
- 关键词: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共培养单壁碳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