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瑶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地面塌陷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遥感
  • 1篇石流
  • 1篇塌陷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泥石流危险性
  • 1篇卫星数据
  • 1篇煤矿
  • 1篇煤矿区
  • 1篇淮南矿区
  • 1篇基于GIS
  • 1篇高分
  • 1篇GIS
  • 1篇层次分析
  • 1篇层次分析法
  • 1篇TERRAS...

机构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赵萍
  • 3篇肖瑶
  • 1篇陈国旭
  • 1篇袁峰
  • 1篇李晓晖
  • 1篇肖瑶
  • 1篇赵萍

传媒

  • 1篇无线电工程
  • 1篇地质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erraSAR-X数据在淮南矿区沉陷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ic SAR,D-InSAR)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大范围地监测地表形变,为矿区开采沉陷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了有效手段。以安徽淮南淮河以北矿区为研究区,获取了3景高分辨率TerraSAR-X影像,分别利用二轨法、三轨法D-InSAR技术提取2010年11月22日~2011年4月25日的沉陷情况。结果显示:在这期间淮南矿区发生了大量沉陷,最大沉陷量为-71mm,位于丁集矿区;顾桥顾北矿区和潘集矿区的最大沉陷量约为-50和-45mm,两种方法提取出的沉陷区位置、形态与实际情况基本稳合,沉陷速率与相关研究大体一致,表明利用短时空基线的高空间分辨率TerraSAR-X数据能够对淮南矿区的地表形变量和形变范围进行高精度的监测。同时,将两种方法提取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缺乏精细DEM数据的情况下,三轨法在平原区的应用效果优于二轨法。
肖瑶赵萍范泽琳陈国旭
关键词:淮南矿区TERRASAR-X
基于高分二号卫星数据的煤矿区地质灾害信息提取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遥感数据获取技术和能力的全面提高,遥感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大数据特征。发展适应于遥感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信息挖掘技术,成为当前遥感技术研究的前沿。高分二号(GF-2)卫星数据是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亚米级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具有观测幅宽、重访周期短、高辐射精度、高定位精度等优势,为未来我国地质灾害的长期、动态地监测和研究提供了高精度、稳定可靠的数据源。本文选取安徽谢桥煤矿2015年1月8日的GF-2卫星影像为研究数据,在对煤矿区主要地质灾害遥感地学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由采煤活动所诱发的地质灾害信息进行自动提取。结果表明:利用GF-2卫星数据能够有效地识别地质灾害体的位置、范围、形态等空间分布特征;面向对象的自动提取方法对于煤矿区大面积的积水塌陷盆地、小规模的塌陷坑和线性的地裂缝都有很高的提取精度,识别精度达90%以上;基于逐层剔除的思路构建的提取规则,为GF-2数据在地质灾害调查和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也为其它地物目标的提取提供了参考,但在特征的选择和阈值的设定上需要具体分析。
赵萍赵萍肖瑶肖瑶肖瑶
关键词:煤矿区地质灾害地面塌陷
基于GIS的皖南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在详细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从地质、地形地貌、植被、人类活动和触发因子等5个方面选出10个评价指标,进行指标规范化处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符合皖南地区特点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体系。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强大的空间分析与数据处理功能支持下,输出皖南地区泥石流危险性分级图。通过与泥石流预警图对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正确性。
原璟赵萍徐舒扬肖瑶桂嘉宇
关键词:泥石流GIS层次分析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