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帆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有机显微组分
  • 1篇衰减全反射
  • 1篇碎裂岩
  • 1篇凝灰岩
  • 1篇盆地
  • 1篇全反射
  • 1篇热液
  • 1篇显微组分
  • 1篇内蒙古二连盆...
  • 1篇灰岩
  • 1篇光谱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 1篇二连盆地
  • 1篇分形
  • 1篇傅立叶变换红...
  • 1篇ATR
  • 1篇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篇白帆
  • 1篇李志明
  • 1篇高先志
  • 1篇李浩
  • 1篇王会来
  • 1篇余晓露

传媒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内蒙古二连盆地不同岩性潜山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13年
二连盆地古生界潜山岩性分布具有多样性,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常规测井和伽玛能谱测井等技术对二连盆地不同岩性潜山储集层发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灰岩潜山、凝灰岩潜山和动力变质岩潜山储集层较发育,以溶蚀型储集层为主,孔缝组合类型为洞穴型、孔洞-裂缝型、孔隙-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花岗岩潜山和区域变质岩潜山储层欠发育,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缝,孔缝组合类型为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不同岩性储集层纵向分布具有分带性,储集层主要发育于岩溶带、风化淋滤带、强风化碎石带和内幕溶蚀带;灰岩潜山和凝灰岩潜山储集层纵向分布广,具有纵向随机发育的特征,花岗岩潜山和花岗碎裂岩潜山存在风化壳储集层和内幕储集层。综合分析认为潜山储集层发育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岩性、距离潜山顶面的深度、构造运动及断裂分布和热液活动。不同岩性的储集层主要分布在距离潜山顶面80m深度范围内;裂缝发育带沿断裂呈带状分布,而且随着与断裂距离的增加,构造裂缝分数维值逐渐减小;热液活动对储集物性起着改善和破坏双重作用。
李浩高先志杨得相白帆陈亚青王会来
关键词:凝灰岩热液分形二连盆地
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煤有机显微组分被引量:12
2012年
不同显微组分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带位置的定性分析和谱带强度的定量分析,可揭示其化学组成、结构特点和生烃能力。利用衰减全反射—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我国华北石炭系3个不同成熟度煤的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原位分析,避免了传统手段采用单组分分离富集过程中物理分选和化学试剂对显微组分造成的影响。煤有机显微组分红外光谱原位分析结果表明:由壳质组、镜质组到惰质组,其脂肪烃含量和含氧基团呈减少趋势,芳香烃含量和芳构化程度呈增加趋势,反映生油潜力逐渐减小。壳质组脂族结构以长链脂肪烃为主,有利于生油;镜质组和惰质组以短链为主,有利于生气。壳质组中孢子体的芳香烃含量相对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树皮体、角质体和树脂体的生烃潜力较好。同一种有机显微组分随演化程度的增高,脂肪族含量降低,芳香烃含量升高。
余晓露白帆李志明
关键词:有机显微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