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建卿

作品数:2 被引量:6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典型草原
  • 1篇时空异质性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温室气体
  • 1篇温室气体通量
  • 1篇细菌群落
  • 1篇细菌群落结构
  • 1篇内蒙古典型草...
  • 1篇景观
  • 1篇甲烷排放
  • 1篇PCR
  • 1篇PCR-DG...
  • 1篇DGGE
  • 1篇草原
  • 1篇RDNA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2篇王艳芬
  • 2篇田建卿
  • 1篇高永恒
  • 1篇吴宁
  • 1篇周小奇
  • 1篇姚守平
  • 1篇郝彦宾
  • 1篇陈槐
  • 1篇柴团耀
  • 1篇黄祥忠
  • 1篇罗鹏
  • 1篇蔡莹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排放的时空异质性被引量:38
2008年
集中于北美落基山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零星报道远不能解析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因此,世界范围内其他区域高山湿地甲烷排放的研究对于合理估计全球高山湿地甲烷源强,意义重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基于3种典型湿地类型的甲烷排放数据,认为若尔盖高原湿地生长季甲烷的平均排放量为4.69mgCH4m-2h-1。同时根据2a数据,初步分析了甲烷通量及其对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甲烷排放昼夜变化具有双峰模式(主峰出现在15:00,次峰出现在06:00),可由土壤温度以及植物气孔开启来解释。(2)若尔盖湿地甲烷排放季节动态较为典型,即在7月份或8月份出现排放高峰,冬季甲烷排放较少。生长季,对3类群落类型,表面温度与甲烷排放显著相关(r2=0.55,P<0.05,n=30),地表水位和植物群落高度与甲烷排放相关性更为显著(r2=0.32,0.61,P<0.01,n=30)。分析认为该季节节律是由温度以及植物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的,而水位则是使该节律发生波动的原因(高原气候)。(3)群落尺度下,物候学上相当重要的两个时期,甲烷排放通量均有较高的空间变异(植物生长高峰变异系数为38%,积雪融化高峰为61%)。通过逐步回归线性分析,发现植物生长高峰期,地表水位和群落高度是影响甲烷排放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r2=0.43,0.59,P<0.01,n=30)。(4)景观尺度下,生长季,景观尺度下甲烷排放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湖滨湿地甲烷平排放量最高为11.95mgCH4m-2h-1,其次为宽谷湿地,其排放量为2.12mgCH4m-2h-1,河岸湿地表现为甲烷吸收,其吸收量为0.007mgCH4m-2h-1。地表水位、植物地上生物量以及植物高度能够很好地解释甲烷排放的景观差异。
陈槐高永恒姚守平吴宁王艳芬罗鹏田建卿
关键词:青藏高原温室气体通量景观
内蒙古典型草原细菌群落结构的PCR-DGGE检测被引量:30
2007年
用液氮冻融法和蛋白珠法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基因组DNA进行提取,用PCR-DGGE对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主要的条带进行测序。发现蛋白珠法比液氮冻融法更能反应出实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细菌主要有5个分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α、β及γ类群,拟杆纲门(Bacterio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与基因库中进行比较后发现有4个序列和已知的细菌种类相似达到了99%以上。
周小奇王艳芬蔡莹黄祥忠郝彦宾田建卿柴团耀
关键词:RDNA内蒙古典型草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