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雪华

作品数:2 被引量:56H指数:2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锆石
  • 1篇底砾岩
  • 1篇造山带
  • 1篇山带
  • 1篇凝灰岩
  • 1篇锆石U-PB...
  • 1篇砾岩
  • 1篇灰岩
  • 1篇江南造山带
  • 1篇白岗岩
  • 1篇SHRIMP...
  • 1篇SHRIMP...
  • 1篇U-PB
  • 1篇P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2篇刘燕学
  • 2篇高林志
  • 2篇丁孝忠
  • 2篇王雪华
  • 1篇张恒
  • 1篇陈建书
  • 1篇王敏

传媒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侵入梵净山群白岗岩锆石U-Pb年龄及白岗岩底砾岩对下江群沉积的制约被引量:30
2011年
下江群代表了新元古代末期的新裂谷沉积的起点,确定下江群的时代对新元古代构造运动有着重要的地质意义。贵州印江县地区有一套新元古代白岗岩侵入到梵净山群并被下江群覆盖,在下江群底砾岩中发现大量未经搬运的白岗岩底砾岩砾石。因此,笔者对梵净山地区的白岗岩进行锆石U-Pb年代测定,获得锆石U-Pb年龄(835±5)Ma。该年龄对下江群沉积启动时间和下覆梵净山群的沉积上限均有时代的制约。结合下江群甲路组斑脱岩锆石U-Pb年龄(814±6 Ma)和考虑到武陵运动的年限,下江群沉积年代不应老于白岗岩底砾岩的年代和武陵运动的界面。
高林志戴传固丁孝忠王敏刘燕学王雪华陈建书
关键词:白岗岩
黔东地区梵净山群与下江群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被引量:36
2014年
根据黔东地区梵净山群回香坪组第6段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40Ma±5Ma),结合下江群芙蓉坝组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及下江群新寨组(板溪群马底驿组)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813.5Ma±9.6Ma),将其与广西四堡群和丹州群凝灰岩年龄进行对比。梵净山群回香坪组年龄与四堡群鱼西组凝灰岩年龄一致,2个地区均发育早期基性岩和枕状熔岩、晚期浅色花岗岩。该事件的精确定年对江南造山带西南端构造演化将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依据江南古陆新元古代低变质绿片岩的最新锆石U-Pb年龄,梵净山群(贵州)、四堡群(广西)、冷家溪群(湖南)、双桥山群(江西)与仓溪岩群(湖南)、宜丰岩群(江西)、张村群(江西),甚至与双溪坞群(浙西)在沉积年代上有一定的时间差,而上覆贵州下江群甲路组(814Ma)、广西丹州群合桐组(802Ma)、湖南板溪群张家湾组(802Ma)、江西登山群邓家组(766Ma)和浙江河上镇群骆家门组(791Ma)沉积起点的时间也不一致,但是两者之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反映出明显的造山事件。研究认为,不断地获得精确的地层年代数据将影响整个江南古陆变质基底的地层对比,并制约江南造山带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
高林志陈建书戴传固丁孝忠王雪华刘燕学王敏张恒
关键词:凝灰岩SHRIMP锆石U-PB年龄江南造山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