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阿利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分离纯化
  • 3篇纯化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毒
  • 2篇细胞毒活性
  • 2篇小蓟
  • 2篇类化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活性
  • 1篇学成
  • 1篇三萜
  • 1篇三萜类
  • 1篇三萜类成分
  • 1篇蒲公英
  • 1篇萜类
  • 1篇萜类成分
  • 1篇甾类
  • 1篇甾体
  • 1篇甾体类

机构

  • 5篇北京联合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李金杰
  • 5篇尚小雅
  • 5篇王阿利
  • 5篇院珍珍
  • 2篇吴春彦
  • 2篇孙珍
  • 1篇李斌
  • 1篇段红梅
  • 1篇李泠鸰
  • 1篇王蓉

传媒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云南兔儿风小极性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云南兔儿风乙醇提取物中的小极性成分。方法:云南兔儿风干燥茎叶用乙醇超声提取,得到的浸膏水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石油醚萃取部分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得到石油醚∶丙酮=50∶1~20∶1的洗脱流分即为小极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小极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百分比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云南兔儿风小极性部位共鉴定了50个化合物。结论:该结果为全面认识云南兔儿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蓉孙珍王阿利院珍珍李金杰尚小雅
关键词:GC-MS
小蓟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被引量:7
2012年
对小蓟乙醇粗提物中显示细胞毒活性的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运用硅胶、凝胶和反相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一维、二维NMR和MS等波谱学方法对纯化的物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小蓟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4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4,24(28)-二烯-3-酮(化合物1)、豆甾-4-烯-3-酮(化合物2)、豆甾醇(化合物3)和β-谷甾醇(化合物4)。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蓟属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4外,其余3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小蓟中分离得到;在体外MTT法的细胞毒活性测试中,所筛选的化合物在1×10-5mol/L的浓度条件下均未显示出细胞毒活性。
孙珍李泠鸰院珍珍王阿利李金杰尚小雅
关键词:小蓟分离纯化甾体细胞毒活性
小蓟中氧化蒲公英赛酮和醇的分离鉴定和细胞毒活性测试被引量:3
2014年
研究小蓟乙醇提取物中显示细胞毒活性的石油醚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的筛选。应用各种硅胶和凝胶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用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从小蓟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个氧化蒲公英赛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α,12α-氧化蒲公英赛酮、11α,12α-氧化蒲公英赛醇和11α,12α-氧化蒲公英赛醇棕榈酸酯。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蓟属植物中发现,它们在人结肠癌细胞、肝癌细胞、胃癌细胞、肺癌细胞和卵巢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中均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
院珍珍吴春彦王阿利李金杰李斌尚小雅
关键词:小蓟分离纯化细胞毒活性
云南兔儿风中的三萜类成分被引量:8
2013年
对云南兔儿风Ainsliaea yunna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现代波谱鉴定其结构。从云南兔儿风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2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冬青醇乙酸酯(1),降香萜烯醇(2),α-香树脂醇(3),伪蒲公英甾醇(4),β-香树脂醇(5),刺囊酸(6),multiflorenol(7),3β-羟基-18-烯-齐墩果烷(8),12-齐墩果烯-11-酮-3β-棕榈酸酯(9),羊齿烯醇(10),fern-7-en-3β-ol(11)和羽扇豆醇(12)。除化合物1,3,5,和10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云南兔儿风植物中分离得到。
李金杰王阿利院珍珍吴春彦杨利红尚小雅
关键词:化学成分三萜
紫红曲中的麦角甾类化合物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紫红曲乙醇提取物中显示细胞毒活性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利用正反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结合闪式(Flash)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核磁和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从紫红曲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麦角甾类化合物,分别为: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3β,5α,9α-三醇(2),(22E,24R)-23-甲基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3),(22E,24R)-23-甲基麦角甾-7,22-二烯-6-酮-3β,5α,9α-三醇(4),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5)。上述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紫红曲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1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红曲菌属中发现。在体外MTT法的细胞毒活性测试中,所筛选的化合物在10×10-6mol/L浓度下均未显示细胞毒的活性。
王阿利段红梅李金杰院珍珍魏文娣尚小雅
关键词:分离纯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