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祥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郭家沟铅锌矿床矿化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郭家沟隐伏大型铅锌矿床为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以后期热液改造成矿作用为主。选择Ⅰ#矿体顶板与千枚岩和灰岩的接触带为2个标志层,通过标志层在构造作用下的形变来反应控矿褶皱的形态特征。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矿化分布规律,并对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进行了讨论,为区内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 张兵强丁振举蔡恒安王增祥
- 关键词:矿化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方向
- 西秦岭吴家山群地层时代及物源特征: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证据被引量:7
- 2018年
- 对西秦岭吴家山群4件样品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定年研究,限定地层沉积时代并示踪沉积物源。锆石U-Pb年龄介于(399±3)^(2 858±43)Ma,主要集中分布在0.40~0.50、0.70~1.05Ga两个年龄段,少量分布在1.10~1.40、1.45~1.85、2.35~2.65Ga等年龄区间。其中两粒锆石的最小年龄为399 Ma和401 Ma,限定了吴家山群地层沉积的最大年龄约为400Ma,由此推断沉积地层形成于早—中泥盆世。吴家山群碎屑锆石U-Pb年龄谱与北秦岭地体、华北地块、南秦岭地体、华南(扬子)地块岩浆活动U-Pb年龄对比结果表明:0.40~0.50Ga锆石碎屑源区应主要为北秦岭地体;0.70~1.05Ga锆石主体应来自北秦岭地体,有少量南秦岭地体或扬子地块物质的加入;1.10~1.85Ga锆石应来自北秦岭地体;而2.35~2.65Ga锆石来自南秦岭地体或扬子地块,也可能来自华北地块。总体来看,吴家山群源区主要为北秦岭地体,少量来自南秦岭地体或扬子地块。结合吴家山群地层时代及陆源物质源区的示踪结果,秦岭早古生代洋盆在西秦岭地区闭合时间应不晚于泥盆纪。
- 丁振举文成雄国阿千国阿千王增祥刘志宇
- 关键词:地层时代西秦岭
- 甘肃徽县郭家沟铅锌矿床成因:赋矿硅质岩常量、稀土元素及矿石同位素证据被引量:3
- 2019年
- 为了研究甘肃徽县郭家沟铅锌矿床成因,分别对赋矿硅质岩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及叠加热液碳酸盐矿物的C、O、Sr同位素和石英流体包裹体的D、O同位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硅质岩常量元素Al/(Al+Fe+Mn)比值为0.08~0.30(平均为0.19),介于纯热水硅质岩与正常海相沉积硅质岩之间,靠近热水沉积端元;其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明显的Eu正异常,与海底热水沉积物REE配分曲线类似,指示硅质岩为热水沉积成因,为泥盆纪同生喷流沉积的产物。后期叠加的热液碳酸盐矿物的C、O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热液中的C、O主要来自地层中沉积灰岩,并通过灰岩溶解作用过程获得。热液碳酸盐矿物与灰岩Sr同位素比值部分重叠,而高于糜暑岭岩体初始Sr同位素比值,指示热液中的Sr主要来自灰岩而非花岗岩。石英流体包裹体的D、O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流体接近,指示石英-硫化物阶段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综上所述,郭家沟铅锌矿床为一经历泥盆纪同生喷流、印支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矿的复合型层控铅锌矿床。
- 张世新丁振举丁振举张兵强张兵强李泽军王增祥
- 关键词:硅质岩稀土元素矿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