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永青

作品数:10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数据共享
  • 4篇科学数据
  • 2篇地球系统
  • 2篇地球系统科学
  • 2篇数据共享平台
  • 2篇数据平台
  • 2篇距平
  • 2篇科学数据共享
  • 2篇降水
  • 2篇降水距平
  • 2篇降水距平百分...
  • 2篇TRMM
  • 2篇一带一路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地理空间数据
  • 1篇地学数据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融合
  • 1篇学科
  • 1篇遥感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国家科技基础...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10篇柏永青
  • 7篇王卷乐
  • 3篇孙九林
  • 2篇杨雅萍
  • 1篇卜坤
  • 1篇李泽红
  • 1篇董锁成
  • 1篇白燕
  • 1篇李树仁
  • 1篇乐夏芳
  • 1篇杜佳
  • 1篇宋佳
  • 1篇陈明奇
  • 1篇王祎
  • 1篇胡良霖
  • 1篇陈义华
  • 1篇郑晓欢
  • 1篇赵红伟
  • 1篇祝俊祥
  • 1篇石蕾

传媒

  • 3篇中国科技资源...
  • 2篇农业大数据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面向地球系统科学这一综合交叉学科对科学数据的需求,中国和美国在同期建设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络或平台,均在各自国家发挥了显著的科学数据共享效益。及时开展中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对比研究,对于增进国际经验了解、促进我国地学数据共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美国航空航天局资助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CIESIN)和受中国科技部资助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DSPESS),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在组织框架、运行机制、政策标准、共享实践、服务领域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地学领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提出建议。
李舸柏永青王卷乐王卷乐高孟绪石蕾韩雪华王玉洁
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科学数据共享
学科信息化融合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在科研信息化时代,为了获取不同学科信息化进程中的共性规律和需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的方式,以中国科学院为主体,对20余个自然和社会科学学科与信息化的融合程度模式、发展需求与关键阻碍要素等进行调研。分析发现:不同学科与信息化的融合程度有差异,呈现高度融合型、适度融合型、应用结合型、松散耦合型的集聚特征,关键技术支撑的需求相对突出,信息化软环境则是其发展瓶颈。基于不同学科与信息化融合模式特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王卷乐陈明奇田奋民柏永青禇大伟李树仁胡良霖
关键词:信息化科研信息化
基于混合过滤的地学数据个性化推荐方法设计与实现被引量:6
2018年
推荐系统是帮助互联网用户克服信息过剩的有效工具。在地学数据共享领域,较其他物品的内容属性,地学数据具有更加丰富的时空属性,这也给地学数据推荐带来挑战。针对地学数据的特点,为地学数据共享推荐服务开发了一种动态加权的混合过滤方法。该方法分别采用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过滤算法预测用户对数据的兴趣度,再以训练模型计算最优加权权重,计算最终预测评分。在数据获取阶段,通过用户访问日志数据,采用Jenks Natural Break算法分析用户访问记录获取用户的数据兴趣度。在基于内容过滤部分,通过数据的空间、时间及内容属性计算数据相似度,并以用户历史行为为依据计算用户兴趣。在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过滤中分别采用k-NN算法计算用户对未访问数据的预测评分,并进行加权求和。通过训练集,对理想权重值及用户的共同评价度(co-rating level)进行建模,拟合二者的关系。该模型被应用于混合过滤的权重调整,以获得最优的加权方程。测试结果显示,结合数据时空属性的混合过滤方法的准确度和召回率,较单一的协同过滤或基于内容过滤方法有显著提高。
王末郑晓欢王卷乐柏永青
关键词:地理空间数据推荐系统科学数据共享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被引量:16
2019年
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贫困问题集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脆弱贫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未来一段时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开展研究,论证了实现生态资产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同时增长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路线图。对照“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绿色现代化”的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目标,阐述了中长期(当前—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任务。研究表明,到2020年,西部地区基本消除相对贫困,使生态资产触底达到拐点,启动恢复性增长;到2035年,西部地区整体消除相对贫困,彻底修复受损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整体生态恢复;到2050年,西部地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绿色现代化。
李泽红柏永青柏永青董锁成孙九林
关键词:生态文明
国内外科学数据管理办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9年
科学数据是信息化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效管理和广泛流通是提升科学数据资源价值的关键途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计划的大量投入促使科学数据资源数量日益激增,对信息时代的科学数据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国内外对科学数据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各类数据管理机构和政府支撑部门通过建设数据集群、完善保障措施、优化发展理念、加大资助力度等方式,不断推动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走向成熟。本文通过综合调研国内外科学数据管理的理念、政策、实践及成果,分析总结了国际上科学数据管理的先进经验,对标我国同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科学数据管理发展的方向和建议:(1)建议持续规范各类科学数据资源管理,完善保障机制,提升标准化程度;(2)建议加强对数据资源的深层次挖掘,实现从数据到信息、知识、智慧和决策的升华;(3)建议加强数据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从政府层面落实数据科学家计划,为科学数据管理提供人才支撑;(4)建议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加强合作的力度和广度,提升现有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数据科学发展建设提供战略指导,为信息化时代的综合国力提升凝聚核心竞争力。
柏永青杨雅萍杨雅萍
关键词:科学数据数据共享数据平台数据管理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发展与实践被引量:10
2019年
地球系统科学是研究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及变化机制的前沿交叉学科,在全球环境变化和人地关系等长期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科学数据资源。为了推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实现数据资源增值,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从21世纪初开始研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的机制和方法,经历了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和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发展和建设,于2019年通过国家认定成为20家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之一,实现了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从无到有,由国内走向国际的重大跨越。本文追溯了地球系统科学的起源,回顾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从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系统平台建设及关键技术研究、共享服务成效与进展等方面总结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领域的研究实践,最后从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强化数据资源建设、服务科研数据汇交、优化平台技术保障、强化数据人才培养、提升共享服务成效等方面提出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
杨雅萍王祎王祎白燕乐夏芳杜佳柏永青
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数据中心数据共享数据平台
车载三维摄像仪数据的土地覆盖解译验证方法——以蒙古国东部为例
2015年
土地覆盖精度验证是定量刻画土地覆盖遥感解译数据质量的必要手段。传统的土地覆盖验证主要是以"GPS定点"+"野外景观照片"的平面验证方式,其获取的验证点数量受制于野外采样效率,且主观性强。本研究提出一种车载三维摄像仪的土地覆盖验证方法,解决了三维视频资料中GPS验证点信息的输出和提取、验证点分类识别与管理,打分的精度评价等技术问题。以蒙古国东部7省(市)采集的2013年野外视频为例,从264 GB的影像资料中,分别以1、5、10、60、300 s为采样间隔,分离和辨识出123 396、24 679、12 339、2056、411个验证数据,并以验证打分的方法获得本区域的验证精度。分析表明,车载三维摄像仪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连续记录可观的三维实地信息的优点,适用于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的土地覆盖验证。实地分间隔抽样结果表明,60 s间隔的采样频率在验证效率上最优,变长间隔采样技术将成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
柏永青王卷乐陈义华祝俊祥
关键词:遥感制图
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数据分类编目与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数据分类编目在数据共享平台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以已建立的“面向共享的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类”为基础,实现了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1832条数据集的实体分类编目,定量分析数据共享平台数据资源在分类体系内和各分平台内的分布特征,提出潜在的数据资源建设策略建议。研究产生的数据分类编目体系已在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新版平台实现在线管理和应用。
王卷乐宋佳卜坤王末赵红伟田奋民柏永青
关键词:地球系统数据共享数据资源建设
基于TRMM降水数据的1998-2015年“一带一路”干旱时空分布(英文)被引量:7
2017年
干旱是一种世界范围的自然灾害,长期影响各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活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耕地集中、干旱灾害频繁,利用遥感卫星监测大区域的干旱水平及其时空变化,对于科学掌握"一带一路"地区的干旱格局、区域分异特征,及其对农业耕地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TRMM降水数据,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模型研究和获取了N50°以南的"一带一路"沿线地区1998-2015年逐月干旱时空分布,得知冬季的干旱主要分布在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夏季的干旱主要分布在中亚和西亚地区,干旱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周期性。利用BFAST算法以经济走廊为骨干划分六大片区分析了"一带一路"地区干旱的区域分异特征,可知18年来,东北亚、西亚北非、南亚和中东欧地区的干旱平均水平呈现小范围的减轻趋势,中亚地区的干旱平均水平呈现小范围的增强趋势,东南亚地区的干旱平均水平变化呈现先减后增的波动特征。1998-2015年间"一带一路"地区的干旱总面积以每年40260 km^2的总趋势不断减少。
柏永青王卷乐王卷乐韩雪华Bair Z.TsydypovAltansukh OchirDavaadorj Davaasuren
关键词:TRMM降水距平百分率
1998~2015年“一带一路”地区逐月干旱时空分布数据集
2017年
干旱是人类社会长期面临的自然灾害之一,给各国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带一路”地区处于全球主要干旱半干旱区和亚湿润生态脆弱带,准确把握该地区历史干旱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干旱变化模式,可为该地区应对和减轻干旱损失提供决策支撑。本文利用热带测雨任务卫星TRMM 3B43降雨资料,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模型,计算出了“一带一路”地区61国1998~2015年逐月共216期干旱空间分布情况,数据为TIF格式,数据量为324 MB。经1998~2013年7月地面气象站点资料验证,75%的TRMM数据和气象站点数据的拟合R2在0.7以上,数据整体具有较高的真实性,为分析“一带一路”地区干旱的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提供了数据基础。
柏永青王卷乐
关键词:降水距平百分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