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燕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诗歌
  • 2篇朱彝尊
  • 2篇家族
  • 1篇清诗

机构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杨燕
  • 1篇陈芝
  • 1篇王利民

传媒

  • 1篇嘉兴学院学报
  • 1篇赣南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朱昆田诗歌简论
2010年
朱昆田的诗歌多取材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抒写一介寒士的落拓之怀,以及思乡之情、诗友之谊,题画咏物也都工于藻绘,笔触灵动,而对于广阔的社会生活虽反映较少,却也不是毫不系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朱昆田诗歌那落花坠蕊般的语辞极富表现性,具有强烈的视觉性效果,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烂熟阶段的产物。朱昆田诗歌中比喻语词的陌生化、反常性和疏离感,代表着清代诗歌在语言方面的新进展。
陈芝杨燕
关键词:朱彝尊清诗
朱彝爵诗歌简论
2014年
进入康雍乾盛世以后,秀水朱氏家族中的诗人表现出由进取转为退缩的迹象。反映在诗歌上,便是从积极探索外部世界转变为深入观照和审视自我心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朱彝尊的从弟朱彝爵,其《鹤洲残稿》中的诗歌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悲生意识。他笔下的山水已被诗人主体化了,传达的是诗人的内心境界;还有不少描写贫穷生活的诗歌,但悲苦之吟中不乏悠闲之韵,表现出的精神境界是超脱的。就思想和艺术的同一性而言,描写真挚、抒发真情是朱彝爵诗的一大特点。但过于注重个人命运和内心体验,儿女情浓,风云气少,则是朱彝爵诗词的一大缺憾。
王利民杨燕
关键词:朱彝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