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辉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曲面
  • 2篇空气质量
  • 2篇空气质量模型
  • 2篇臭氧
  • 1篇电厂
  • 1篇情景分析
  • 1篇燃煤
  • 1篇燃煤电厂
  • 1篇污染
  • 1篇煤电
  • 1篇减排
  • 1篇减排潜力
  • 1篇PM
  • 1篇PM2.5
  • 1篇臭氧污染
  • 1篇煤电厂

机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3篇李敏辉
  • 2篇朱云
  • 1篇束韫
  • 1篇王书肖
  • 1篇张凡
  • 1篇叶代启
  • 1篇邓双
  • 1篇孙现伟
  • 1篇朱振华
  • 1篇王华生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我国燃煤电厂PM_(2.5)减排潜力预测与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为研究燃煤电厂在燃煤发电机组结构优化调整和不同末端控制措施条件下PM_(2.5)的排放情况,以2012年为基准年,设计了分阶段、分地区不断优化的控制情景(基准、适中、加严和最严情景),并依据《大气细颗粒物一次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建立的减排潜力模型对2017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燃煤电厂PM_(2.5)减排潜力及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燃煤发电机组结构优化调整,2017年、2020年和2030年我国燃煤电厂PM_(2.5)排放量与调整前相比可分别减少3.62×10-4、8.52×10-4和24.43×10-4t,但相对于基准年而言,PM_(2.5)排放量并未减少;进一步结合末端控制措施优化进行控制,PM_(2.5)最大减排潜力(相对于基准年而言)可分别达到59.42×10-4±7.83×10-4、82.83×10-4±5.82×10-4和81.89×10-4±6.76×10-4t,最高减排比例分别达到66.5%±8.8%、92.8%±6.5%和91.6%±7.6%.我国各省(市/区)燃煤电厂PM_(2.5)减排潜力与其煤耗量和采取的控制措施有关,燃煤量越大,控制措施越严格,则减排潜力越大.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燃煤电厂在实现超低排放,即最严情景下2017年PM_(2.5)减排潜力分别为5.93×10-4、12.04×10-4和4.70×10-4t;2017年、2020年和2030年这3个区域PM_(2.5)总减排潜力分别为22.68×10-4、22.36×10-4和22.07×10-4t.内蒙古、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和山西等地在实施超低排放后,其PM_(2.5)减排潜力均超过4×10-4t,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超低排放可显著降低我国燃煤电厂PM_(2.5)排放量.
孙现伟邓双朱云束韫王华生张凡李敏辉
关键词:燃煤电厂PM2.5情景分析减排潜力
顺德区臭氧污染成因与控制对策建议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备受全国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而珠三角地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复合型的大气污染也困扰着珠三角许多城市地区。顺德区地处珠三角污染核心地带受到O3污染尤其严重。为改变顺德区投入大量资源却...
李敏辉
关键词:臭氧空气质量模型
文献传递
臭氧污染动态源贡献分析方法及应用初探被引量:5
2016年
论文创新提出了基于RSM/CMAQ臭氧污染动态源贡献分析方法,并以佛山市顺德区2014年10月为例,分析了不同区域的人为可控源NO_x和VOCs减排情景下(10%、70%和100%)对本地O_3浓度变化的量化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顺德区O_3的人为可控比例约43%,且受区域排放影响非常明显,主导上风向广州排放源总贡献(14%)超过顺德本地贡献(7%).VOCs的减排可有效削减顺德区O_3浓度,当减排力度较小时(<12%),若仅控制区域NO_x排放将导致顺德区O_3浓度上升,随着减排力度的加大,区域NO_x的削减贡献会反超VOCs.RSM/CMAQ动态源贡献分析方法可为空气质量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李敏辉朱云Carey Jang吴志伟王书肖谢阳红梁俊明朱振华叶代启余斌
关键词:臭氧空气质量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