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一鹏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神经元
  • 3篇细胞
  • 3篇海马
  • 3篇海马神经
  • 3篇海马神经元
  • 2篇少突胶质细胞
  • 2篇生物材料
  • 2篇自然科学基金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蛋白
  • 1篇诱导大鼠
  • 1篇少突胶质前体...
  • 1篇神经修复
  • 1篇神经元迁移
  • 1篇神经元轴突
  • 1篇生物特性
  • 1篇生物医学

机构

  • 6篇天津中医药大...
  • 5篇武警后勤学院...
  • 3篇锦州医科大学
  • 2篇武警后勤学院

作者

  • 6篇李一鹏
  • 5篇陈旭义
  • 4篇涂悦
  • 4篇卢磊
  • 2篇刘英富
  • 2篇杨凯
  • 1篇陈小义
  • 1篇汤锋武
  • 1篇梁冰
  • 1篇徐忠伟
  • 1篇朱祥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鼠皮质少突胶质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由于少突胶质细胞主要来自少突前体细胞,实验通过提取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获取少突胶质细胞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细胞接种密度对生长及形态学观察具有重要影响。目的:对比优化少突胶质细胞的培养条件。方法:取48 h内的SD新生鼠大脑皮质前体少突胶质细胞。分别用DMEM/高糖、DMEM/F12培养基培养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每组接种密度分别2×104/cm2,4×104/cm2,8×104/cm2,16×104/cm2,32×104/cm2,64×104/cm2;分别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贴壁72 h后,进行诱导分化,分化7 d后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DMEM/高糖、DMEM/F12培养基以2×104/cm2,4×104/cm2,8×104/cm2接种密度时,可辨识完整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形态。诱导分化7 d后,免疫荧光鉴定提示3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均可呈现髓鞘碱性蛋白阳性,F12组中2×104/cm2,4×104/cm2,8×104/cm2接种密度条件下细胞均数分别为16.40±3.30,49.95±2.33,76.95±4.86,高于相应条件下的高糖组12.65±2.53,32.10±1.17,54.05±1.56(P<0.05)。结果表明,DMEM/F12较DMEM/高糖培养基适于少突胶质细胞培养,在一定范围内,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随接种密度成梯度增多,接种密度在4×104/cm2-8×104/cm2范围对观察细胞形态观察较为适合。
杨凯李一鹏刘英富程远驰汤锋武梁冰徐忠伟陈旭义
关键词: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细胞密度分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海马神经元培养条件探索及少突胶质细胞膜蛋白提取物对轴突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影响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过程的关键因素,以获得最大地细胞产出量并维持较长的培养时间。提取少突胶质膜蛋白,观察其对海马神经元轴突的影响。  方法:  本实验分为两部分:  1.选取24h内新生的SD大鼠,通...
李一鹏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
接种密度对大鼠海马神经元产出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接种密度对海马神经元细胞数量、形态和神经网络连接的影响,以获得成熟的海马神经元。方法:利用机械分离和胰酶消化的方法获得海马神经元,将所得神经元细胞接种于1×104/cm2、2×104/cm2、4×104/cm2、8×104/cm2,16×104/cm2等5个不同的密度组中,在倒置显微镜镜下观察神经元细胞生长状态,培养5~7 d时行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7 d后,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在4×104/cm2、8×104/cm2的接种密度下成熟神经元的数量相较其他组差异明显,并且神经元形态典型,建立了丰富的网络连接。结论:适宜的接种密度能提高神经元的成熟数量,为神经元网络的形成和进一步的实验奠定了基础。
李一鹏杨凯刘英富陈旭义刚琳卢磊陈小义涂悦
关键词:细胞培养海马神经元接种密度产出量
颅骨修补材料研究现状及3D打印技术应用前景被引量:14
2016年
背景:应用颅骨修补材料不仅能恢复正常的颅骨形态,而且对恢复脑功能有重要意义。目的:对聚醚醚酮、钛合金和组织工程技术在颅骨修补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与3D打印技术联合应用的前景做一个总结。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95至2016年发表的有关颅骨修复材料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bone regeneration material in calvarial,3d printing bone scaffold",中文检索词为"颅骨修补材料,3D打印骨支架"。结果与结论:钛合金和聚醚醚酮材料虽已在临床上使用,但钛合金有导电性、导热性,聚醚醚酮不参与缺损部位骨整合,有脱落或移位的可能。组织工程技术参与颅骨组织重建,修复效果满意,但支架材料选择和制备问题、种子细胞获取问题及生长因子缓释问题需要克服。3D打印技术可个性化打印形状,精确吻合缺损,但对原材料要求高,需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组织工程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应用于颅骨修补应用前景广阔。
卢磊陈旭义李一鹏刚琳涂悦
关键词:颅骨生物材料颅骨修补聚醚醚酮钛合金
Slit 2N与丝素蛋白混合物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迁移的体外模型建立
2017年
目的:利用Slit排斥导向迁移和丝素蛋白,探索建立简便可行、经济实惠、作用持久的神经元导向迁移模型新方法。方法:提取SD新生鼠海马组织,以专用细胞培养片体外培养神经元,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丝素蛋白、单纯Slit 2N和Slit 2N与丝素蛋白混合物组(以下简称混合物组),分别随机选择不同视野下50个神经元,用显微镜拍照记录胞体坐标及突起状态,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距每个神经元100μm处添加相应诱导物,共观察30 min,再次记录后,用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性质及其阳性率。结果:单纯Slit 2N组和混合物组均可见突起向浓度低处迁移或弯曲,且长度有所缩短,空白对照组和单纯丝素蛋白组未见明显变化。突起变化的平均持续时间及平均长度差从大到小依次为混合物组、单纯Slit 2N组、单纯丝素蛋白组(P<0.05),单纯丝素蛋白组和空白对照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四组神经元MAP-2阳性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丝素蛋白对Slit 2N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迁移作用无明显影响,可有效减缓Slit 2N扩散速度,使作用时间延长,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建立三维神经定向修复提供有利的体外实验构建基础。
刚琳李一鹏卢磊卢磊孙中磊杨凯涂悦
关键词:丝素蛋白海马神经元神经修复
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的制备及生物特性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以脱细胞脊髓基质材料为构架的脊髓生物支架,已被证实可恢复或部分恢复受损的脊髓神经功能。目的:介绍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的制备方法和部分生物特性,对近年来其在脊髓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及进展作一概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 ed数据库中2005年1月至2014年10月关于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材料在脊髓损伤中应用的文章,在主题和摘要中,中文以"脱细胞脊髓,支架材料,脊髓损伤,组织工程学"为检索词检索,英文以"acellular spinal cord;engineering tissue;spinal cord injury;scaffold"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具有较低的抗原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及类似脊髓的三维支架结构,但存在力学性能差及结构不稳定等缺点。通过京尼平、戊二醛等交联剂改性后可明显提高支架的生物性能。目前国内外已对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在神经修复再生方面的应用做了一些探索,为脊髓组织工程学打下了基础。由于脱细胞脊髓基质支架的诸多优点,脱细胞脊髓基质材料有望成为脊髓组织工程学的理想材料。
李一鹏陈旭义朱祥卢磊涂悦
关键词:生物材料脊髓损伤生物医学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