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莉华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农户
  • 3篇实证
  • 3篇实证研究
  • 2篇业绩
  • 2篇知识溢出
  • 2篇问题及完善
  • 2篇林区
  • 2篇林权
  • 2篇林权制度
  • 2篇林权制度改革
  • 2篇绩效
  • 2篇集体林
  • 2篇集体林权
  • 2篇集体林权制度
  • 2篇集体林权制度...
  • 2篇创业
  • 2篇创业绩效
  • 1篇游客
  • 1篇游客满意
  • 1篇游客满意度

机构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6篇朱莉华
  • 4篇温亚利
  • 2篇马奔
  • 2篇任超然
  • 1篇薛永基
  • 1篇侯一蕾
  • 1篇陈俐静

传媒

  • 2篇宁夏社会科学
  • 2篇宁夏林业通讯
  • 1篇林业经济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知识溢出影响林区农户创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2017年
本文基于我国宁夏和南方十省的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知识溢出对林区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验证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显性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可对林区农户创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但隐性知识溢出不能直接影响林区农户创业绩效,必须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才能实现。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提升创业农户的知识水平、引入产学研帮扶计划、鼓励农户进行创业协作等提升林区农户创业绩效的建议。
朱莉华任超然任超然
关键词:知识溢出创业创业绩效
知识溢出影响林区农户创业绩效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基于宁夏和南方10省区的大样本数据,实证检验知识溢出对林区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验证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显性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可对林区农户创业绩效产生直接影响,但隐性知识溢出不能直接影响林区农户创业绩效,必须通过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才能实现。针对研究结论,提出提升创业农户的知识水平、引入产学研帮扶计划、鼓励农户进行创业协作等提升林区农户创业绩效的建议。
朱莉华任超然薛永基
关键词:知识溢出创业创业绩效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成效、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基于全国10省(区)800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2017年
2013年是完成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任务的最后一年,通过对国家林业局随机抽查的10个省(区)、20个县、40个乡(镇)、80个村800户农户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次全面系统的实证研究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阶段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各地在深化改革阶段的创新实践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探讨了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明确集体林地发展定位,引导集体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
朱莉华朱莉华马奔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基于DEA-模糊综合评价的游客满意度研究——以秦岭地区生态旅游景区为例被引量:14
2018年
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新兴旅游形式,对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矛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秦岭地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大众参与和户外休闲旅游的特点。对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游客满意度进行评价,能够帮助提升生态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以秦岭地区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的6个生态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游客满意度评价,对不同景区游客在各个维度上的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各个生态旅游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在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消费、旅游体验、旅游管理这五个层面都呈现了一定的差异。根据评价得分可以看出,每个景区都有自身发展的优势,同时与周边景区相比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朱莉华侯一蕾侯一蕾
关键词:生态旅游游客满意度数据包络分析
农户生计资本对农民合作组织组建的影响分析——基于宁夏固原市315个农户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文章对宁夏固原市4县1区315户农户进行典型调查,首先分析了该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的整体状况;其次对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与未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
吕素洁朱莉华陈俐静陈俐静
关键词:农户生计资本农民合作组织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阶段成效、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被引量:31
2017年
对国家林业局随机抽查的10个省(区)、20个县、40个乡(镇)、80个村800户农户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分林到户后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农民造林及林地流转收益权逐步得到保障;合作社在促农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款基本到户。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林权证登记不规范,发证管理与经营需求脱节;扶持农民营林增收的资金、技术、服务难落实;农民很难也很少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营林致富的作用不强;公益林补偿标准偏低,商品林采伐受限。结合各地在深化改革阶段的创新实践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的意见》,提出了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明确集体林地发展定位,引导集体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吸引社会资本进山入林,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朱莉华马奔温亚利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经营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