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新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省公安厅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鼠肝
  • 1篇细胞移植
  • 1篇纤维化
  • 1篇纤维化模型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干细胞
  • 1篇干细胞移植
  • 1篇肝纤维化
  • 1篇肝纤维化模型
  • 1篇Α-SMA
  • 1篇充质干细胞
  • 1篇大鼠肝
  • 1篇大鼠肝纤维化
  • 1篇大鼠肝纤维化...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省公安厅

作者

  • 1篇陈玉丙
  • 1篇张立新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修复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修复作用,为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并进行体外培养。用皮下多点注射CCl4制备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损伤组和MSCs移植组,每组6只。将MSCs经尾静脉回输到MSCs移植组大鼠体内,30 d取肝脏,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分离培养的MSCs 93.27%处于G0/G1期,且MSCs表面CD44呈阳性表达;将分离的MSCs输入肝纤维化模型大鼠30 d后,镜下可见MSCs移植组病理改变较模型损伤组明显减轻,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肝血窦基本正常,纤维结缔组织无明显增生;α-SMA染色强度MSCs移植组低于模型损伤组。结论:MSCs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纤维化肝组织的修复。
牛铁兵陈玉丙张立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纤维化Α-SM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