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祥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新疆核桃4个栽培品种及野生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以新疆地区种植的4个核桃(Juglans regia Linn.)栽培品种(包括新栽培品种‘温185’和‘新新2’以及老栽培品种‘新丰’和‘扎343’)及巩留野核桃自然保护区生长的野生核桃为研究对象,对其cp DNA的psb K-psb I区间和mt DNA的COX2 intronⅠ区间以及nr DNA的ITS和ETS区间的DNA片段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MP、ML和UPGMA系统发育树进行了分析;此外,还基于SSR分子标记结果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指数、UPGMA系统发育树和遗传分组分析。结果表明:野生种与4个栽培品种的cp DNA和mt DNA片段序列无碱基变异,而其nr DNA的片段序列却存在3个碱基变异,但4个栽培品种间无碱基变异。以麻核桃(J.hopeiensis Hu)为外类群,基于上述4个DNA片段序列构建的MP、ML和UPGMA系统发育树的聚类结果一致,均表现为4个栽培品种聚为一组,而野生种和麻核桃则分别单独聚为一组。野生种的观测杂合度、预期杂合度和固定指数分别为0.383、0.448和0.153,4个栽培品种的上述3个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428~0.576、0.423~0.619和-0.043~0.234。基于SSR分子标记结果的UPGMA系统发育树和分组数为5的遗传分组结果均表明:野生种和品种‘温185’分别单独为一组;品种‘新新2’和‘新丰’为一组;而品种‘扎343’也单独为一组,但与品种‘新新2’和‘新丰’遗传关系较近。遗传分组结果还表明:分组数为3更利于明确品种‘扎343’的分组地位,此时,其与品种‘新新2’和‘新丰’为一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核桃4个栽培品种间的遗传差异较小,且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总体上高于新栽培品种;野生种与栽培品种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差异,说明在育种或栽培过程中核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会逐渐降低,并且,该野生种可为核桃的分子育种提供天然的基因库资源。
- 张宏祥张明理桂东伟姜黎
- 关键词:核桃野生种栽培品种SSR分子标记
- 草原毒草白喉乌头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测定采自天山和阿尔泰山草原的17个白喉乌头居群的叶绿体DNA片段序列,调查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并计算出每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运用分子变异方差(AMOVA)分析计算发生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比例;利用错配分析来检验该物种是否发生了历史居群扩张;最后,基于最大熵方法模拟其物种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区。结果表明:白喉乌头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SD=0.343 7±0.048 8),所有居群均共享一个单倍型;遗传变异大致均等分布于居群间和局群内(58.25%vs.41.75%);两个不同谱系的分化发生在第四纪冰期(1.816~2.280百万年以前)末次盛冰期时期,该物种的避难所存在于天山西部,而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其分布区不会发生变化。研究认为白喉乌头这种空间遗传结构与其克隆繁殖、长的生活周期、异交繁殖等生活史特征,以及第四纪气候变化影响相关。
- 张宏祥张明理
- 关键词:谱系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