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海燕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中华传统文化
  • 1篇儒家
  • 1篇儒家伦理
  • 1篇社会治理
  • 1篇文化
  • 1篇利他
  • 1篇利他主义
  • 1篇立人
  • 1篇伦理
  • 1篇本土
  • 1篇本土化
  • 1篇传统文化

机构

  • 2篇广东省社会科...

作者

  • 2篇孙海燕
  • 1篇邓智平

传媒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儒家伦理是利他主义吗——兼与王海明教授商榷被引量:4
2014年
利他主义是西方伦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近些年来,国内学界将儒家伦理判定为利他主义者颇不乏其人。王海明先生不仅认为儒家伦理以利他主义为总原则,而且认为儒家思想是当今中国崛起的枷锁、包袱和障碍。而深入分析孔、孟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可见,与王先生建立在"经济理性人"意义上的"为己利他"伦理观不同,以"立己立人"为核心的儒家伦理观蕴含着利他、利己的双重因素,并在"内圣外王"的人文理想中超越了利他、利己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以正面的人性情感为价值优位的"为己之学"和"仁本主义"。儒家这一伦理观有着深厚的人性根基、民族积淀和实践智慧,至今仍是重建中国伦理最重要的传统资源。
孙海燕
关键词:儒家伦理利他主义
现代化与本土化之辩:中华传统文化在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作为一种博大悠久的文明样态,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更是本民族代代相传的性格基因,是中国人追求善治的精神土壤。中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不是另起炉灶、摈弃"本土化"的现代化,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本土化的实质是巩固民族性,现代化的实质是适应时代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谋求当今中国社会治理的创新,必须自觉走出"现代化"与"本土化"的对立思维,以优秀传统文化固基,以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为用,对既有社会治理体系因革损益,作出符合国情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邓智平孙海燕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治理本土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