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国锋
作品数:
3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孙晓亮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周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王锟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吴亮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钱俊豪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关节
1篇
血栓
1篇
压缩性
1篇
压缩性骨折
1篇
腰椎
1篇
腰椎管
1篇
腰椎管狭窄
1篇
置换术
1篇
置换术后
1篇
深静脉
1篇
深静脉血栓
1篇
术后
1篇
全膝关节
1篇
全膝关节置换
1篇
全膝关节置换...
1篇
全膝关节置换...
1篇
全膝置换
1篇
全膝置换术
1篇
椎关节突关节
1篇
椎管
机构
3篇
苏州大学附属...
1篇
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3篇
孙晓亮
3篇
吴国锋
2篇
王锟
2篇
周剑
1篇
严伟洪
1篇
钱俊豪
1篇
吴亮
1篇
孙晗
传媒
1篇
牡丹江医学院...
1篇
天津医药
1篇
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1篇
2020
1篇
2014
1篇
2009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4年至2007年87例TKR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87例患者中,15例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38例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5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使用阿司匹林患者中,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与使用低分子肝素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仅使用机械预防措施10例患者中发生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采用药物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可以较好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吴国锋
孙晓亮
严伟洪
关键词:
全膝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两种椎体成形系统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高粘度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时临床疗效、手术安全性的差异。方法:2012—06—2013—08收治符合标准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56例(伤椎69个),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Confidence组(35例)和PKP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受伤时间、病程、骨折椎体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于术前、术后3天评估疼痛,术前、术后x线侧位片测量骨折椎体前缘、中部及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术中、术后记录有无骨水泥渗漏等不良事件指标。结果:两组组间VAS减少值、椎体平均增加高度、后凸Cobb角减小角度数、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Confidence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系统对于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的恢复、疼痛缓解、预防骨水泥渗漏等与椎体后凸成形系统效果相当。
钱俊豪
吴国锋
周剑
吴亮
王锟
孙晓亮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椎管狭窄合并L3退行性脊柱滑脱的病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合并L3退行性脊柱滑脱(DS)与非L3DS患者之间的影像学差异,探讨L3DS发生的可能病理机制。方法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5月2017年6月共收治300例腰椎后路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从中选出35例仅合并L3DS的患者作为L3DS组,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无DS患者40例为非DS组。所有患者均摄取站立位腰椎正侧位片、脊柱全长片及腰椎MRI,在X线片上测量骨盆投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腰椎前凸角(LL);在MRI上测量L3/4、L4/5小关节角度及L3/4、L4/5、L5/S1椎间盘高度。并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中PI、PT、SS、LL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的高度参数中L3DS组L3、L4、L5坡度均大于非DS组(P<0.01)。L3DS组中L3/4小关节角度的矢状化明显比非DS组显著(P<0.01);2组L3/4、L4/5和L5/S1椎间盘高度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3DS组中L4/5腰椎间盘高度降低比例多于非L3DS组(45.83%vs.11.11%,χ2=5.357,P<0.01)。结论L3节段腰椎的坡度越大,L3/4小关节角度的矢状化及应力过度增加可能是导致L3DS发生的重要原因。
王锟
孙晓亮
吴国锋
周剑
孙晗
袁峰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脊椎滑脱
椎关节突关节
病理机制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