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原继红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篇单胞菌
  • 1篇低温蛋白酶
  • 1篇培养基
  • 1篇培养条件优化
  • 1篇假单胞菌

机构

  • 2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2篇韩晓云
  • 2篇康传红
  • 2篇原继红
  • 1篇李秀凉
  • 1篇孙治尧
  • 1篇王运来
  • 1篇田亚新
  • 1篇黄楠
  • 1篇闫尔云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seudomonas sp.W7产低温蛋白酶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Plackett-Burman法对影响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W7产低温蛋白酶的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筛选出对产酶影响显著的3个因素:葡萄糖、蛋白胨和MgSO_4;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产酶区域;应用Box-Behnken原理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组合为:葡萄糖4.25 g/L、蛋白胨7.00 g/L、干酪素4.00 g/L、K2HPO_4 5.00 g/L、KH_2PO_4 1.00 g/L、CaCl_2 0.26 g/L、MgSO_4 0.14 g/L,低温蛋白酶的酶活力达到了183.9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21%。另外,对Pseudomonas sp.W7的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最终确定产酶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0℃、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为3%、装液量为20%、摇床转速为100r/min,在最佳条件时测得的酶活力为193.2 U/mL。通过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的测定,确定产酶的培养时间为48 h。
康传红田亚新李秀凉董义杰原继红王运来韩晓云
关键词:低温蛋白酶培养条件优化
纳米材料的应用
2012年
纳米材料由于其自身特有的物理效应,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性质及应用。
原继红黄楠韩晓云康传红孙治尧闫尔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