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佳露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长江口
  • 1篇多环芳烃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原煤
  • 1篇疏水性有机污...
  • 1篇水环境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吸附解吸
  • 1篇纳米颗粒物
  • 1篇解吸
  • 1篇金属
  • 1篇颗粒物
  • 1篇环境意义
  • 1篇环境因子
  • 1篇痕量
  • 1篇痕量金
  • 1篇痕量金属
  • 1篇NP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维也纳大学

作者

  • 5篇杨毅
  • 5篇付佳露
  • 4篇晏彩霞
  • 4篇刘敏
  • 2篇侯立军
  • 2篇彭欢
  • 1篇刘敏
  • 1篇周俊良
  • 1篇汪祖丞
  • 1篇聂明华
  • 1篇顾丽军
  • 1篇周立旻
  • 1篇王丽丽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江口水环境中纳米颗粒物初探被引量:8
2011年
利用抽滤及切向超滤(cross-flow ultrafiltration,CFUF)技术对长江口水环境中的纳米级颗粒物(NP)进行了有效地分离,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进而初步探讨了水环境因子对NP理化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长江口水环境中NP粒径变化范围为69.5~263.5 nm,平均值为157.3 nm;Zeta-电位为-40.1~196.0 mV;NOC的浓度在0.3~1.5 mg/L之间,平均为0.7mg/L,NOC在DOC中的质量分数为5.1%~30.5%,平均为16.7%;金属元素与NP结合能力的大小依次为锌>铜>总铬>钴>镍>锰>铁>锂>铝>硼>钾>钡>锶>镁>钙>钠.显示了陆源物质输入可能为长江口水体中NOC的主要来源;NP与痕量金属结合的能力大于常规金属元素.相关分析表明NP粒径与盐度、DOC、NOC、SPM及Zeta-电位均无显著相关性,相对于NOC和UOC,DOC及盐度对NP形态痕量金属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付佳露杨毅彭欢周立旻侯立军刘敏
关键词:长江口NP痕量金属环境因子
富碳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截存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沉积物是多环芳烃(PAHs)等憎水性有机污染物的蓄积库,同时它也是该类污染物的源,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控制着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毒性。然而,沉积物并不均一,沉积物中的异质组分表现出对PAHs差异显著的吸附/解吸性能。研究表明,富碳沉积物对PAHs存在截存效应,控制着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过程,表现为吸附/解吸滞后、缓慢解吸和受限的生物有效性。最后,在综述沉积物中的富碳物质及截存效应机制的基础上,讨论了截存效应所带来的环境意义和启示。
付佳露杨毅晏彩霞彭欢刘敏HOFMANN Thilo
关键词:多环芳烃
水环境中典型纳米颗粒对菲的吸附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以典型三环多环芳烃菲为代表,选取11种典型纳米颗粒对水中不同浓度的菲进行吸附实验,探究水体中的纳米颗粒对菲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Freundlich模型对所有样品的拟合结果最好.logKFr值显示,有机膨润土及3种炭黑对菲的吸附作用最强,且远远大于其他纳米颗粒.有机膨润土对菲的吸附表现为线性吸附(n=1.08),而3种炭黑均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n<0.5),且非线性特征随吸附能力的增强而增强,其他几种纳米颗粒均表现出非线性吸附特征(n<0.9).水中所有的纳米颗粒在与菲作用的过程中,吸附的强弱与颗粒表面电位、粒径及比表面积均无显著相关性,即对于所有纳米颗粒来说,这几种性质并不是决定吸附作用的最主要因素,而吸附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性可能是引起吸附作用差异的主要原因.
付佳露杨毅刘敏晏彩霞顾丽军周俊良
关键词:水环境
长江口滨岸带潮滩沉积物中菲的吸附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以菲为多环芳烃的代表物,对长江口滨岸带潮滩沉积物进行吸附实验,并研究不同盐度、营养盐和温度条件下和不同沉积物组分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能较好的拟合实验值,其KFr值与各样点TO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而非线性特征随样品TOC含量升高及吸附能力的增强而降低.盐度对吸附略有影响,而对于TOC含量较低的样品并无影响.营养盐存在条件下对吸附也没有显著的影响.随温度升高,沉积物吸附能力略有增强,但非线性特征变化不明显.对样品进行分级处理以去除无机碳和有机碳,在此基础上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无机碳对吸附贡献不大,而有机碳则是主导吸附的重要组分之一,且其吸附等温线拟合参数值符合经验方程预测值.对于吴淞口样品(TOC>1%)来说,有机碳控制整个吸附过程;而对于老港垃圾场样品(0.1%
晏彩霞杨毅王丽丽付佳露汪祖丞侯立军刘敏
关键词:沉积物
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吸附解吸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疏水性有机污染物(HOCs)是环境中具有较大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吸附解吸过程是环境中HOCs迁移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煤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土壤及沉积物中非线性吸附特征的重要吸附剂之一,通过阐述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机理,并重点分析影响原煤及富碳沉积物对HOCs吸附解吸过程的因素,包括吸附剂和吸附质本身,pH值、盐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子,试途探究煤对HOCs吸附解吸的本质。由于煤的有机质含量、有机碳组成和空间结构等物理化学性质都明显不同于天然土壤和沉积物,因而对HOCs的吸附解吸过程也具有特殊性(如吸附过程一般为非线性,解吸过程的滞后性)。有关煤对HOCs的吸附解吸机理在微观分子角度的探讨、煤与吸附解吸过程中其他影响因子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煤对HOCs降解的环境风险评价等的研究还较少,今后需加强对这些方面的研究。
晏彩霞杨毅刘敏聂明华付佳露
关键词:吸附解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