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志超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农业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丝虫
  • 2篇丝虫病
  • 2篇盘尾丝虫病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虫病
  • 1篇生活环境
  • 1篇双翅目
  • 1篇水生昆虫
  • 1篇组织病理
  • 1篇组织病理学
  • 1篇组织病理学观...
  • 1篇组织学
  • 1篇组织学观察
  • 1篇物种
  • 1篇物种组成
  • 1篇系统发育
  • 1篇昆虫
  • 1篇基因

机构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作者

  • 3篇王瑞
  • 3篇杨莲茹
  • 3篇杨晓野
  • 3篇于志超
  • 2篇罗晓平
  • 1篇李军燕
  • 1篇刘鑫远
  • 1篇杨波
  • 1篇李斌
  • 1篇邵国玉

传媒

  • 1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蒙古阿拉善骆驼生活环境水生双翅目昆虫种类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骆驼生活环境中水生双翅目昆虫的调查研究,以明确其种类的组成和分布。【方法】于2014年5-9月利用网捕法,调查了阿拉善骆驼生活环境水生双翅目昆虫。对鉴定的吸血种类的COI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和分析。【结果】共发现水生双翅目昆虫21科41属47种,其中有16种为内蒙古地区新记录,12种为吸血种类,长角亚目、芒角亚目和短角亚目个体数量分别占水生双翅目昆虫总数的49.3%,43.5%和7.2%。分子数据分析显示,12种吸血水生双翅目昆虫的COI基因序列一致性在75.9%~97.3%之间,不同科之间大部分水生双翅目昆虫差异显著,科内不同属间差异也较明显。【结论】本研究基本上掌握了内蒙古骆驼生活环境水生双翅目昆虫的种类,特别是吸血种类,为后期骆驼福斯盘尾丝虫病传播媒介种属的确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于志超邵国玉杨波张伟李斌王瑞杨莲茹杨晓野
关键词:水生昆虫双翅目物种组成COI基因序列系统发育
骆驼福斯盘尾丝虫病组织病理学观察
2017年
为更有效地对骆驼盘尾丝虫病进行防治,利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常规病理学观察的方法,对骆驼盘尾丝虫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骆驼盘尾丝虫病平均感染率为85.4%,感染强度为1~15峰-1,虫体形成的结节分布在骆驼的颈项韧带处;共收集到209个结节,它们的形态和质地各不相同,软的结节内形成纤维组织囊腔,硬的结节内形成钙化灶;骆驼年龄段不同,结节的分布呈不同变化;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囊腔周围有各种炎性细胞侵润,囊腔内有不同状态的雌虫虫体,骆驼盘尾丝虫病表现为骆驼的寄生虫性肉芽肿。
于志超罗晓平张伟李军燕王瑞杨莲茹杨晓野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病理组织学观察
福斯盘尾丝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福斯盘尾丝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以内蒙古地区骆驼盘尾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基于细胞色素氧化酶工(COⅠ)基因的分子标记特点,进而为骆驼福斯盘尾丝虫传播媒介的研究奠定基础。在骆驼屠宰季节,进行骆驼福斯盘尾丝虫感染情况的检查,并分离虫体,提取DNA,用PCR方法扩增CO工基因,然后克隆和测序,并运用MEGA5.05和DNAStar7.1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骆驼福斯盘尾丝虫主要寄生于骆驼的项韧带间隙,骆驼的平均感染率为92.2%,其中阿拉善左旗骆驼感染率高达100%,最大感染强度为每峰骆驼23个结节。对福斯盘尾丝虫COⅠ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长689bp,与GenBank中公布的同属线虫其他种的COⅠ基因的同源性介于89.8%~93.8%之间。对内蒙古地区骆驼感染福斯盘尾丝虫的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国内外首次对福斯盘尾丝虫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测序分析,为该虫种的分子标记及传播媒介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张伟罗晓平杨晓野刘鑫远于志超王瑞杨莲茹范永生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