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扬

作品数:10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城乡
  • 3篇一体化
  • 3篇城乡一体
  • 3篇城乡一体化
  • 2篇生态
  • 2篇收入差距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村
  • 1篇地产
  • 1篇地产权
  • 1篇地图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多民族
  • 1篇野外
  • 1篇野外数据
  • 1篇野外数据采集
  • 1篇整治
  • 1篇入渗
  • 1篇生态脆弱

机构

  • 10篇云南大学
  • 2篇云南省地理研...
  • 1篇海南大学

作者

  • 10篇丁扬
  • 4篇李益敏
  • 2篇罗强强
  • 2篇王超
  • 1篇谈树成
  • 1篇邓崧
  • 1篇郑莉娟
  • 1篇蒋德明
  • 1篇李小梅
  • 1篇刘艺明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农业科技与信...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2篇2017
  • 6篇2015
  • 2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山峡谷区生态修复模式探究——以怒江州泸水县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分布的调整直接影响着不同类型土地的生态效应。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配置对维持、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高山峡谷区因其生态脆弱性加之强烈的人为活动,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生态恢复的困难性远远大于其它区域。在GIS工具辅助下,针对怒江州典型的高山峡谷生态脆弱区,综合地形、人口、特色产业等要素进行生态修复模式探究,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提出兼顾特色产业发展的生态修复立体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
鲍华姝丁扬李益敏
关键词:生态修复模式土地利用
天地图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2
2017年
针对传统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野外调查效率不高和采集数据的正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采用天地图API(Android版)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接口、结合Android开发和SQLite数据库技术构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野外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天地图提供的数据服务,解决纸质地图比例尺固定和幅面大小限制的问题,实现野外底图不同级别缩放和无限制的底图范围;基于天地图的功能服务,实现实时定位、经济合理的线路规划以及调查点的分布;采用规范化的电子记录模式,解决室外纸质记录的随意性、室内入库的效率和准确性问题,实现数据的采集与编辑。应用测试表明,有效提高了评估工作效率和质量。
谈树成王超丁扬龙叔林
关键词:地质灾害野外数据采集
公共政策偏向: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解释被引量:1
2015年
在公共政策决策中的城乡利益机制分析基础上,运用“两部门”模型测度法,测算出1981~2011年这三十年间云南省城乡居民主要收入差距与非主要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贡献率。另外,选取与公共政策紧密相关的指标构建计量模型并结合贡献率测算数值,得出如下结论:二十一世纪以来,公共政策“城市偏向”造成云南省城乡居民非主要收入差距扩大,进而直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公共政策偏向导致城镇化缩小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减弱。
罗强强丁扬王超
关键词:公共政策收入差距城镇化
基于GIS技术的县域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以泸水县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生态用地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家实施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多规合一"方案,在总结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态用地进行概念界定与分类;在分类基础上以云南省泸水县为例,选取地质灾害规避、土地防护、水资源安全、公路防护带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5个指标因子进行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方法]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叠加5个因子图层得到区域生态用地重要性分级及空间分布。[结果]提出增加生态用地为土地利用类型,将生态用地分为13个二级地类,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类型为8个一级地类和46个二级地类;且二级地类在保持与原相关分类一致的前提下,重新归类。更好地与原分类进行了衔接,分类可实施性较强。评价结果分为4个等级。[结论]结果符合泸水县生态用地功能特征,在土地分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区域用地规划中有一定的参考性。
李益敏丁扬魏苏杭
关键词:生态用地土地利用分类
巨桉人工林下土壤团聚体对水分入渗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巨桉人工林的栽种培育及生态效应的综合评估提供依据,选择4年生的巨桉纯林、巨桉+果树、巨桉+粮食作物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弃耕地土壤为参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及Duncan多重比较法,对4种不同用地类型土壤的干(湿)筛团聚体和水分入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样地类型下土壤干(湿)筛团聚体主要集中在〉5mm、2-5mm粒径范围内;土壤干(湿)筛团聚体中弃耕地和巨桉纯林的百分比含量均高于巨桉+果树和巨桉+粮食作物;水分入渗性能依次为弃耕地〉巨桉纯林〉巨桉+果树〉巨桉+粮食作物,弃耕地和巨桉纯林在4种样地类型中具有较好的入渗性能;土壤团聚体与水分入渗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土壤大团聚体含量越多,土壤水分入渗性能越强。
蒋德明李小梅丁扬
关键词:巨桉土壤团聚体水分入渗人工林培育生态效应
生态伦理理念在农村土地整理中的渗透和应用
生态伦理将人类社会的道德从人与人延伸到了人与自然,作为一种普世的道德规范约束人类在发展的过程兼顾他人和自然界其他生命、资源、环境。农村土地整理是农村健康发展,迈向城乡一体化道路的重要环节,也是整合土地、人口、生态资源,实...
丁扬
关键词:生态伦理农村土地整理城乡一体化
多民族及生态脆弱地区产业结构演替及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怒江州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该研究以1978~2012年为研究时段,对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三次产业及产业内部进行时间序列和空间差异分析,并采用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978~2012年研究区一产比例持续下降,二产比例不断增大,三产比例稳中有升;泸水、福贡、贡山3县产业结构逐渐发展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而兰坪县则以二产为主;在产业不断演替的过程中,由于怒江州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处于较弱到中等水平,生态环境整体情况良好。研究区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逐渐趋于合理化,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协调状态。
葛中曦丁扬李益敏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应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及土地规模经营模式探索被引量:2
2014年
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环节和前提。当前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仍然是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在"三化"过程中,已表现出严重的阻碍作用。该研究在比较几种主要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模式的基础上,归类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势,指出当前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关键是在深化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变革土地使用权,并提出取消土地承包权这一创新。最后,在这一创新制度下,提出了新型农村生产合作社这一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并对其进行优势分析,得出其有助于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
丁扬葛中曦李益敏
关键词:土地产权制度土地规模经营城乡一体化
德国土地空间整治对我国农村土地综合整理的启示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对德国土地空间整治的内容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又针对我国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政策机制为核心、以资金保障为基础、以管理为重点、以生态技术为支撑,多方综合,加快并改善土地综合整治现状。
刘艺明丁扬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土地综合整治
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历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课题。由于历史沿革,云南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日益凸显。该研究对云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进而对1981-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测算出各因素对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人均GDP和产业比是造成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缩小云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应对策: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云南省城乡居民人均GDP;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云南省第一产业升级;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强对农村的公共政策倾向。
罗强强邓崧丁扬郑莉娟
关键词:城乡收入实证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