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芳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1
供职机构:首都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历史地理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文物
  • 3篇出土
  • 2篇玉器
  • 2篇青铜
  • 2篇文物展
  • 2篇馆藏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2篇出土玉器
  • 1篇道教
  • 1篇亚克力
  • 1篇颜料
  • 1篇荧光
  • 1篇展览
  • 1篇战国
  • 1篇人物画
  • 1篇人物画像
  • 1篇射线衍射
  • 1篇唐代壁画
  • 1篇陶瓷

机构

  • 11篇首都博物馆
  • 2篇北京市文物局
  • 1篇北京印刷学院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11篇邵芳
  • 4篇赵瑞廷
  • 4篇李玉玲
  • 2篇黄洁
  • 2篇于平
  • 1篇何秋菊
  • 1篇邵芳
  • 1篇张蕊
  • 1篇李涛
  • 1篇杜侃
  • 1篇施继龙
  • 1篇李健
  • 1篇李赫
  • 1篇倪炎
  • 1篇康涛
  • 1篇傅萌

传媒

  • 4篇首都博物馆论...
  • 1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博物院
  • 1篇文化产业
  • 1篇人类文化遗产...
  • 1篇全国第十一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记一幅出土长时间未经处理的唐代壁画的修复
2005年9月首都博物馆技术部接到一个任务,对一幅五年前出土的唐代墓壁画进行清理修复,使其可用于博物馆常规展陈.
黄洁邵芳
关键词:博物馆唐代壁画
洛阳博物馆青铜王座鼎的科学分析
采用电子探针、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方法对洛阳博物馆送修的青铜王座鼎本体及锈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锈蚀产物有蓝铜矿、孔雀石、氯铜矿、白铅矿等,为王座鼎的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邵芳康涛
关键词:文物修复青铜器病害分析
道教人物画像颜料的原位无损分析被引量:34
2010年
利用漫反射光谱、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技术,对一张道教人物画像的颜料进行原位无损鉴别,结果显示,画像主要使用了朱砂、巴黎绿、群青、雌黄、碳黑和铅白。为了明确群青是人工合成还是天然颜料,采用X射线衍射对画像蓝色颜料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该颜料确为合成群青。由于群青和巴黎绿均为人工合成颜料,其首次合成时间分别为1828年和1814年,清代晚期引入我国,由此推断该画像应在清代晚期以后绘制。这一研究表明,上述三项技术联用非常适合于易损和不允许取样的古字画颜料的无损分析鉴定,在纸张类文物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何秋菊李涛施继龙赵瑞廷李玉玲邵芳
关键词:颜料漫反射
大葆台西汉墓出土玉器加工工艺判断
2019年
就玉器分期,"商周、战汉"已经约定俗成。商周玉器器形纹饰相似,战汉玉器器形纹饰也较相似,而商周与战汉差异明显,研究商周、战汉出土玉器此种体会更深,本文选取大葆台西汉墓出土的6件玉器,以科技手段获取的显微图像为依据,推断西汉(或早于汉代)大葆台玉器加工的高效与精细,起决定作用的是使用了较商周青铜工具优异的钢铁工具与高效的工艺,钢铁已成为汉代(或早于汉)玉器加工的普遍工具,钢铁砣机转速、效率很高。
赵瑞廷于平张振松李玉玲邵芳张雪鸽
关键词:玉器
西沙华光礁出水瓷罐表面沉积物分析
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对西沙群岛华光礁出水的酱釉瓷罐残片表面的沉积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灰白色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是MgCaCO3和CaCO3,红色沉积物主要成分是γ-FeOOH和CaCO3,而褐色沉积物是Fe...
张蕊邵芳黄洁李玉玲杜侃
关键词: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沉积物
湖南战国楚地贵族墓葬出土玉器黑色水银沁现象再研究
2020年
战国墓葬出土的部分玉器存在黑色沁现象(有别于齐家文化及清代玉器提油做成的黑色沁),俗称黑漆古"水银沁",是否存在玉器"水银沁"现象?通过对湖南省博物馆藏4件战国贵族墓葬出土玉器的科技检测分析及实验室模拟实验研究认为:黑漆古水银沁现象与汞(Hg)元素有着必然的联系,古人称其为"水银沁"有一定道理。再结合周代高级别墓葬(芮国、叶家山、三门峡虢国墓地、晋侯墓地等)大量使用红色朱砂作为丧葬习俗而随葬玉器没有黑漆古水银沁现象可知(玉器多附着有红色朱砂),"水银沁"的形成不是红色朱砂(HgS)所为,而清代徐寿基、民国刘大同所言"古三代"用水银作为殓尸材料而在玉器上形成水银沁的说法有逻辑依据。本研究通过历时三年半的实验室模拟研究,进一步确认了是黑色硫化汞(HgS)浸入玉器内部,形成了黑色汞元素沁色,而非金属汞单质浸入玉器内部,也非红色硫化汞朱砂(HgS)形成黑漆古"水银沁"。
赵瑞廷于平邵芳李玉玲张雪鸽
关键词:朱砂
文物展览中亚克力胶应用的牢固性和安全性研究
2023年
亚克力是展陈文物抗震固定措施常用材料之一,形状复杂的亚克力展具会使用多个组件拼合并以亚克力胶粘接。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测定亚克力胶的理化信息;通过氙灯老化试验箱耐候性实验、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弯曲强度测试判断作为抗震措施材料的亚克力胶整体抗弯曲强度情况较好;采用离子色谱仪对亚克力胶在密闭环境下释放的氯离子浓度进行定量分析,认为其释放的氯离子对于铜、铁和纸张等物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和降解。
傅萌倪炎邵芳王诗雨李赫李家琛
关键词:
古陶瓷修复:陶瓷烧制温度与其修复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我国陶瓷修复上,因缺少文物本身和修复材料性能的研究,导致文物出现断裂、开裂等现象,促使文物二次受损。了解陶瓷胎体本身的性能,为选取相应修复材料做好充足的准备。本次研究进行了陶瓷试片制作和实验试片制作。使用三种不同的制作工艺(捏塑法、注浆法、泥板法)[1]进行陶瓷试片制作,并且烧制温度从200℃-1300℃,每隔50℃烧制一片陶瓷试片(共414片)。本次研究分别进行了显微观察(体视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质量测量、硬度测量、吸水率检测、耐水性检测、通过实验和测量,得到相关数据,为接下来的陶瓷修复材料选择上提供一个相关的参考依据。
刘宇帅温建华邵芳
关键词:陶瓷工艺
首都博物馆馆藏青铜文物的科学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古代青铜器在历经长时间自然腐蚀后,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采用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激光共焦拉曼光谱仪对首都博物馆馆藏八件青铜文物进行了科学分析,探讨其合金元素成分及腐蚀特征。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青铜器是七件为锡铅铜三元合金,一件为二元铅铜合金。锈蚀产物主要有孔雀石[CuCO3·Cu(OH)2],蓝铜矿[2CuCO3·Cu(OH)2],赤铜矿(Cu2O)、锡石(SnO2)、铅黄(PbO)等。本次检测分析没有发现有害锈,但锈蚀物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的存在可能会生成有害锈,有害锈的存在会不断加剧青铜器的腐蚀,必须及时处理。研究结果为文物的保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邵芳
关键词:青铜文物
馆藏古代铜镜镜面加工修补工艺痕迹的显微观察与科技检测
2022年
镜面加工修补,是针对铜镜铸后镜面砂眼、铸洞等缺损现象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博的科技工作者利用体视显微镜与X荧光光谱仪(XRF)等仪器设备,对馆藏宋代以后铜镜中明显存有镜面加工修补痕迹的部分实物个体开展了显微观察与科技检测分析。此次科技检测研究结论,为宋代以后古镜修补大量采用“钉铜法”的事实,以及对其工艺方法曾进行前期初步蠡测的正确性提供了进一步佐证。此外,研究中发现,几乎全部古镜的镜面均存有微量汞元素,我们认为,这是宋代以后铜镜在磨镜工艺中使用“锡汞齐”的重要证据,此亦是本次馆藏古镜科技检测中的重要收获。
李健赵瑞廷邵芳张雪鸽
关键词:铜镜X荧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