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才智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时效
  • 3篇合金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人工时效
  • 2篇力学性能
  • 2篇力学性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时效强化
  • 1篇时效析出
  • 1篇疲劳裂纹扩展
  • 1篇热暴露
  • 1篇热稳定性研究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网络
  • 1篇析出物
  • 1篇析出相
  • 1篇铝合金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刘志义
  • 7篇邓才智
  • 4篇刘延斌
  • 3篇马飞跃
  • 2篇李云涛
  • 2篇段水亮
  • 2篇周杰
  • 2篇侯延辉
  • 2篇柏松
  • 1篇韩向楠
  • 1篇李尧
  • 1篇罗虎
  • 1篇喻翠平

传媒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Cu与Mg低质量比Al-Cu-Mg合金时效强化预测模型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硬度检测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低Cu/Mg质量比Al-Cu-Mg合金时效强化机理,建立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使其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对时效力学性能进行有效预测。在实验基础上,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以时效温度与时间为输入参数和硬度为目标函数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并证明了网络的可靠性与泛化能力;当时效温度越高时,达到峰值时效的时间越短,峰值时效的硬度也越大;在160-190℃时效温度范围内,合金峰值硬度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应硬度峰值的时效时间缩短。
侯延辉刘志义邓才智刘延斌马飞跃
关键词:时效神经网络析出相
高温短时人工时效对2524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研究高温短时时效对2524合金室温拉伸及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3DAP分析、透射电镜等对合金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短时时效试样的抗拉强度与自然时效试样的相当,但是塑性有很大的提高;高温短时时效后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比自然时效试样低。经过高温短时人工时效的2524合金组织中Cu和Mg原子发生强烈偏聚形成圆盘状的GPB区,尺寸较大,这种人工时效组织既能提高应力循环下的裂纹张开扩展阻力,又不影响裂纹闭合,从而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刘志义周杰刘延斌李云涛段水亮柏松邓才智
关键词:疲劳裂纹扩展
时效对2524铝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研究了2524铝合金自然时效和高温短时间时效组织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2524铝合金自然时效试样的抗拉强度在热暴露过程中有较大的提高,而高温短时人工时效的试样强度几乎不变.2524铝合金自然时效态试样在热暴露中析出S'相的速度较快、数量较多,而高温短时人工时效态试样S'相的析出速度较慢、数量较少.2524铝合金高温短时间人工时效合金中形成的GPB区尺寸大于自然时效合金中的GPB区.而在热暴露过程中尺寸较大的GPB区比尺寸较小的GPB区较难回溶,因此高温短时人工时效获得的GPB组织比自然时效获得的GPB区稳定性更高.
刘延斌刘志义李云涛邓才智
关键词:金属材料热稳定性
2524铝合金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力学拉伸、DSC热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150℃不同时间热暴露对2524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自然时效(T351)和高温短时人工时效处理(170℃×30min)的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合金强度随热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下降,而伸长率逐渐下降。热暴露500h后,高温短时人工时效处理的试样力学性能退化较快。2524合金高温短时人工时效获得的较大尺寸的原子偏聚(GPB)区比自然时效中的GPB区较难回溶,因此形成的S′相尺寸较大,更易粗化。150℃热暴露合金力学性能衰退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合金基体主要强化相S′(Al2CuMg)相粗化以及晶界无析出带(PFZ)的宽化。
邓才智刘志义周杰刘延斌侯延辉
关键词:热暴露力学性能析出物
含Ag的7000系铝合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3
2007年
Al-Zn-Mg-Cu合金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的结构材料。概述了微量Ag对Al-Zn-Mg-Cu合金组织与性能的作用机理。根据相关文献,加入Ag后,促进了时效过渡相的形成,提高了GP区和过渡相的稳定性,提高了合金的焊接性能。另一方面,向合金中添加微量Ag会促进粗大相的形成,消耗主要强化元素Zn、Mg,降低合金的拉伸性能。结合国内外含Ag铝合金的研究,指出了今后含Ag的7000系铝合金的发展方向。
邓才智刘志义段水亮
关键词:力学性能
Al-3.6Cu-1.6Mg-0.1Zr铝合金的时效析出与硬化机理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硬度检测、DSC热分析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人工时效制度对Al-3.6Cu-1.6Mg-0.1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0、175和190℃进行人工时效时,对应峰值硬度的时效时间分别为32、24和16 h,硬度峰值随时效温度的提高而下降。在160、175℃时效后,时效硬化曲线呈现明显的双阶段硬化特征。研究表明,第一阶段的硬化主要是由于GPB区的形成;第二阶段的硬化可归结为S'相的析出。
邓才智刘志义马飞跃喻翠平韩向楠
关键词:人工时效
含微量Zr的Al-Cu-Mg-Ag合金多级均匀化热处理中的组织演变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扫描示差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和能谱分析(EDS)等手段研究了含微量Zr的Al-Cu-Mg-Ag合金铸态与不同均匀化热处理态的显微组织演化和成分分布,测定了该合金铸态组织中的低熔点共晶相的成分和熔化温度,确定了该合金的均匀化处理制度和过烧温度。结果表明:Al-Cu-Mg-Ag-Zr合金铸态组织晶界上主要的非平衡相为Al2Cu,其熔点为523.52℃。合金经420℃×6h一级均匀化处理后,Al3Zr粒子在基体内二次析出且弥散分布。经515℃×24h二级均匀化处理后,晶界上的非平衡相大部分溶入基体,枝晶偏析基本消除,晶内各元素分布均匀。该合金的最佳均匀化制度为420℃×6h+515℃×24h,均匀化过烧温度为520℃。
马飞跃刘志义邓才智柏松罗虎李尧
关键词:AL-CU-MG-AG合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