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车晓倩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龄
  • 1篇低龄儿童
  • 1篇牙齿漂白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易感因素
  • 1篇易感因素分析
  • 1篇杀菌作用
  • 1篇树脂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前牙
  • 1篇前牙美学
  • 1篇前牙美学修复
  • 1篇球菌
  • 1篇龋齿
  • 1篇美学修复
  • 1篇激光
  • 1篇疾病易感性
  • 1篇根管

机构

  • 3篇青岛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车晓倩
  • 2篇孙慧斌
  • 2篇李亚男
  • 1篇隋爱华
  • 1篇周晓彬
  • 1篇张伟
  • 1篇王宏伟
  • 1篇李茹

传媒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机械预备与半导体激光对粪肠球菌杀菌作用的体外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杀菌效果。方法:成功建立粪肠球菌感染人单根管恒牙模型50个,用Pro Taper F3锉预备根管后随机分为5组(n=10),A组:空白对照,不照射激光;另4组分别用不同功率、时间半导体激光照射根管内壁,B组:1.0 W,10 s;C组:1.0 W,20 s;D组:2.0 W,10 s;E组:2.0 W,20 s。各组标本均于处理前、后在根管内壁表面取样并进行细菌培养计数;然后再分别用F4、F5锉依次预备并收集两种深度的牙本质碎屑,经厌氧培养后采用麦氏比浊法进行菌落计数。结果:1各组处理后的根管内壁细菌量均较处理前下降(P<0.05),各激光组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激光组之间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激光组均能使两种深度牙本质中的细菌量明显减少(P<0.05);其中照射10 s时,2.0 W比1.0 W的杀菌效果好(P<0.05),而照射20 s时,不同功率的杀菌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用1.0 W时,照射20 s比10 s的杀菌效果好(P<0.05),而用2.0 W时,照射10、20 s的杀菌效果无差异(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对根管内壁及深层牙本质的粪肠球菌均有杀菌作用,其对牙本质深层的杀菌效果随着照射时间延长、功率增大而增强。
李亚男车晓倩王宏伟李茹孙慧斌
关键词:粪肠球菌半导体激光根管治疗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术和牙齿漂白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前牙修复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前牙的形态与色泽对一个人的面貌影响非常显著,临床中前牙常常由于龋坏、创伤等因素导致其形态缺损、色泽改变等症状,对于前牙的治疗,不仅需恢复咬物和发音等功能,还需重视前牙的美学修复。复合树脂直接粘...
车晓倩
关键词:复合树脂牙齿漂白
青岛地区低龄儿童龋相关易感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研究低龄儿童龋(ECC)易感因素,以便筛检ECC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指导。方法于青岛市选取36~78个月儿童196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记录龋失补牙数,比较不同患龋状况儿童家庭口腔卫生行为的差异,筛选出与ECC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96名儿童均完成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进甜食或喝甜饮料频率、刷牙后睡前进甜食或喝甜饮料频率、儿童开始刷牙年龄、刷牙频率、父母是否帮助刷牙、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口腔健康知识和态度、家庭经济收入在无龋组、低龋组和高龋组3组儿童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145~14.174,P〈0.05);而出生、喂养、看护情况,母亲孕期身体情况,是否含奶嘴入睡,刷牙时间,每日餐后漱口频率以及是否用含氟牙膏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率摄入甜食甜饮料、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开始刷牙年龄较晚以及刷牙次数较少是ECC发生的易感因素;加强对父母等人群口腔健康知识的教育宣传,进行正确的刷牙指导,限制甜食摄入频率和方式对预防ECC极为重要。
张伟隋爱华周晓彬李亚男车晓倩孙慧斌
关键词:龋齿儿童疾病易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