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密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雷达
  • 2篇回波
  • 1篇短临
  • 1篇短临预报
  • 1篇多普勒
  • 1篇多普勒雷达
  • 1篇灾害
  • 1篇灾害过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双偏振
  • 1篇双偏振雷达
  • 1篇碳气溶胶
  • 1篇突变
  • 1篇能见度
  • 1篇气候
  • 1篇气溶胶
  • 1篇区域气候
  • 1篇回波分析
  • 1篇回波特征

机构

  • 4篇成都军区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4篇田密
  • 3篇张杰
  • 2篇张剑秋
  • 1篇任景轩
  • 1篇朱克云
  • 1篇刘媛媛
  • 1篇李建云
  • 1篇陈军

传媒

  • 3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气象与减灾研...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西机场一次平流雾影响能见度过程的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本文利用地面气象观测实况资料、常规天气图以及卫星云图、温度对数压力图等气象信息资料,对2012年4月18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部邛崃机场一次由平流雾影响能见度突变的天气过程,试图挖掘其天气特征,可为实际短时、临近精细化预报和航空气象保障核心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些科学理论线索与技术基础支持。
田密陈军张剑秋
关键词:春季短临预报
中国地区黑碳气溶胶直接辐射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ICTP)提供的2000年各月气溶胶资料(包括人类活动和生物质燃烧所产生的气溶胶),使用并行版本区域气候模式RegCM3,研究了黑碳气溶胶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黑碳气溶胶后,冬、夏季中国大部分地区大气顶出现了正辐射强迫,其分布与垂直负荷分布基本相似。在仅考虑黑碳气溶胶的直接辐射效应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夏季地面气温呈下降趋势,降温的高值区均位于中国东南部,冬季最大降温幅度约为0.9℃,夏季最大降幅约为2.4℃,夏季降温幅度明显大于冬季。相对于温度变化,黑碳气溶胶引起的降水变化较为复杂,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降水量减小的区域均大于增加区。冬季降水量最大减幅约为20 mm,夏季降水量最大减幅超过100 mm,夏季降水量减幅明显大于冬季。冬、夏季仅西北和华南部分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冬季中国大部分地区痕量降水和弱降水日数呈增加趋势;夏季黄河以北中国北方地区痕量降水和弱降水日数也是以增加为主。
李建云张杰田密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
双偏振雷达基本产品和回波分析被引量:28
2010年
双线偏振技术扩展了常规多普勒雷达功能,可以直接探测到与降水粒子微物理特征有关的物理量,本文介绍了差分反射率因子ZDR、传播常数差KDP、相关系数ρhv(0)等双偏振雷达的主要基本产品生成原理,并利用空军最新721型双偏振天气雷达2008年7~8月探测资料进行了降水粒子相态识别和估测降水量分析,试图为双偏振雷达在飞行气象保障业务运行提供参考依据和帮助。
张杰田密朱克云任景轩刘媛媛
关键词:KDP
C波段多普勒雷达观测暴雨灾害过程的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通过对2005年6月29~30日成都地区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的暴雨天气过程的常规气象资料和位于凤凰山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的分析,重点从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Z)、径向速度(V)、速度谱宽(W)和垂直累积含水量(VIL)出发,归纳出对成都地区暴雨灾害短临预报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回波特征指标,提高和改善该地区暴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田密张剑秋张杰
关键词:多普勒雷达暴雨回波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