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延伟

作品数:7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花叶
  • 7篇花叶病
  • 7篇花叶病毒
  • 7篇大豆
  • 7篇大豆花叶
  • 7篇大豆花叶病
  • 7篇大豆花叶病毒
  • 3篇株系
  • 3篇抗性
  • 2篇外壳蛋白
  • 2篇分离物
  • 2篇病毒株系
  • 1篇中北部
  • 1篇数量抗性
  • 1篇同源性
  • 1篇区试
  • 1篇区试品种
  • 1篇株系鉴定
  • 1篇结构特征
  • 1篇抗性遗传

机构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盖钧镒
  • 7篇智海剑
  • 7篇郭东全
  • 7篇王延伟
  • 5篇李凯
  • 5篇李海朝
  • 1篇廖琴
  • 1篇陈庆山
  • 1篇周新安
  • 1篇陈应志
  • 1篇杨崇良
  • 1篇杨华
  • 1篇白丽
  • 1篇李海潮

传媒

  • 4篇大豆科学
  • 2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品种对大豆花叶病毒抗性的评价被引量:37
2005年
在接种东北大豆产区SMV主要株系N1、N3和黄淮与南方大豆产区SMV株系Sa、SC3条件下,对最新育成的参加2002—2004年国家大豆区试的134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4个株系后,分别有13个品种(东农L13、汾豆56、汾豆60、汾豆61、晋大74、K丰52—1、航天2号、辽03—20、辽95025—5—4、中作2—29、中豆32、科9208、油春32)和5个品种(铁95025 —5—5、铁94037—6、汾豆69、冀99、冀鉴27)分别对4个株系和3个株系表现抗侵染,中黄4、中作016、吉林2001—14等25个品种对1—2个株系表现抗侵染;5个品种(公交03-1212、冀鉴37、秦豆9、淮02-02、滑豆20)对4个株系表现抗扩展。以上品种除可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抗SMV 育种的抗源。该批参试品种中,黄淮地区品种的平均病情指数最轻,其次是东北地区品种,然后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品种的病情最重。从不同类型品种的病情分析,按黄淮夏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夏大豆、南方春大豆、菜用大豆、热带多熟制大豆的顺序逐步加重。在田间条件下,免疫品种数量不多,占参试品种的7.9%,严重度为1级的高抗品种占47.5%,未发现严重度为4级的高感品种,表明多数品种田间抗性较好。
智海剑盖钧镒陈应志廖琴郭东全王延伟李凯李海潮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抗性
中国北方春大豆区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与分布被引量:28
2005年
从我国北方春大豆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承德以及北京采集典型症状的大豆叶片病样,经Top-Crop离体叶单斑分离以及DAS-ELISA抗血清免疫鉴定,共获得112个SMV阳性反应分离物。根据112个分离物在合丰25、文丰5号、诱变30、8101、铁丰25、Davis、Buffalo、早熟18、广吉、科丰1号、齐黄22共11个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将我国北方春大豆区的SMV分成8个株系群。各株系群所占比例分析表明,北方春大豆区以SC-11株系群为主,其次为SC-8,各占病样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1.7%和17.9%,SC-11和SC-8分别在黑龙江和辽宁分布最广,占当地株系群的比例分别为67.8%和75.0%。与以往株系划分系统的初步比较表明,SC-11与东北原1号株系群,SC-12和SC-16与东北原2号株系群,SC-4、SC-7、SC-8、SC-13和SC-17与东北原3号株系群在鉴别寄主上的反应相似。SC-16和SC-17为2个新发现的株系群。
王延伟智海剑郭东全盖钧镒陈庆山李凯李海朝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鉴别寄主
大豆花叶病毒5个分离物的鉴定及外壳蛋白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通过生物学纯化与血清学鉴定(ELISA)得到5个大豆花叶病毒(SMV)分离物,利用RT—PCR法扩增其外壳蛋白(CP)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5个分离物CP基因全长均为795个核苷酸,编码产生265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5个分离物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19,6~97.1%,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19,5~99.2%。结合5个分离物在8个大豆品种上的致病性反应得出,5个分离物在8个鉴别寄主上的致病性反应和序列差异的比较表明,分离物在8个鉴别寄主上致病性反应相差越大,其CP基因氨基酸序列差异就越大,由此证实SMV的CP基因与致病性反应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郭东全智海剑王延伟李海朝盖钧镒杨华李凯白丽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
对大豆花叶病毒不同抗性类型品种的细胞超微结构特征被引量:17
2005年
对质量抗性、数量抗性以及感病 3类品种接种大豆花叶病毒 (SMV) 后的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 在未感染的对照品种南农 1138 2以及接种Sa株系的质量抗性品种科丰一号的细胞中没有病毒粒体和病毒内含体, 细胞超微结构正常。在接种Sa株系后的感病品种南农 1138 2的叶肉细胞中出现大量成簇的线状病毒粒子聚集体和柱状内含体, 柱状内含体横切面呈风轮状, 许多细胞出现核固缩、核膜降解、异染色质边聚、核仁融解、叶绿体被膜破碎甚至瓦解消失、基质及基粒片层解体或肿胀扭曲。数量抗性品种接种Sa株系后, 个别细胞中发现线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内含体, 少数叶绿体的片层结构肿胀扭曲, 细胞核、线粒体的被膜以及形状和结构轻度受损。上述结果表明, 数量抗性品种的受害程度明显小于感病品种, SMV引起的超微病变特征在 3类抗性品种间是显著不同的。
智海剑盖钧镒郭东全王延伟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数量抗性超微结构
致病性不同的大豆花叶病毒分离物外壳蛋白的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鉴定了致病性差异明显的6个大豆花叶病毒分离物,对这些分离物外壳蛋白(CP)基因进行了测序。6个分离物CP基因全长均为795bp,推测的cP全长均为265个氨基酸残基。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症状反应相同的各SMV分离物间,CP基因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2%-99.6%、99.6%~100,0%;而症状反应不同的分离物间,CP基因核苷酸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0.4%-96.7%和97.7%-99.6%。结果显示,致病范围相近的分离物,序列同源性较高。
王延伟智海剑郭东全李海朝盖钧镒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同源性
大豆对SMVSC-13株系群的抗性遗传及基因定位的研究被引量:23
2007年
在接种SC-13株系群的情况下,鉴定了科丰1号×南农1138-2的P1、P2、F1、F2和184个重组自交家系(RIL)的抗性,结果显示,科丰1号(P1)与F1全部表现抗病,南农1138-2(P2)全部表现感病,表明抗性为显性;F2群体和184个重组自交家系出现抗感分离,卡方适合性检测表明F2群体抗感分离符合3∶1的比例,重组自交家系抗、感符合1∶1分离比率。表明对SC-13株系群的抗性由一对基因控制,以Rsc-13表示。利用已建立的遗传连锁图对Rsc-13进行了连锁分析,结果将抗病基因Rsc-13定位于N8-D1b+W连锁群上,并与抗性基因Rn1、Rn3、Rsc-7连锁。
郭东全王延伟智海剑盖钧镒李海朝李凯
关键词:大豆大豆花叶病毒抗性遗传基因定位
黄淮中北部大豆花叶病毒株系的鉴定与分布被引量:36
2005年
2002-2003年采集了黄淮中北部地区为主的32个县市的大豆SMV病样981份,经初步繁殖鉴定、生物纯化及DAS-ELISA血清学检测,得到95个SMV分离物,根据95个分离物在27个鉴别寄主上的症状反应,最终确定南农1138-2、诱变30、8101、铁丰25、Davis、Bullfalo、早熟18、Kwanggyo、齐黄1号和科丰1号10个品种作为该地区SMV株系的鉴别寄主.利用它们可将95个SMV分离物划分成10个株系群,其中5个与以往鉴定株系群相同,另5个为新发现的株系群,分别将5个新株系群定名为SC-11~SC-15.研究还发现,SC-11株系群所占比例最大,是本地区优势株系;其次为SC-8株系群;SC-11和SC-13株系群分布最广,在黄淮北部各省均有分布.
郭东全智海剑王延伟盖钧镒周新安杨崇良李凯李海朝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株系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